陈孚

陈孚

陈孚(1259 — 1309)元代学者。字刚中,号勿庵,浙江临海县太平乡石唐里(今白水洋镇松里)人。至元年间,上《大一统赋》,后讲学于河南上蔡书院,为山长,曾任国史院编修、礼部郎中,官至天台路总管府治中。诗文不事雕琢,纪行诗多描摹风土人情,七言古体诗最出色,著有《观光集》、《交州集》等。 

生平

  陈孚,生于元太宗十二年,卒于成宗大德七年,年五十岁。《元史》有传,称其“幼清峻颖悟,读书过目辄成诵,终身不忘。”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陈孚以布衣之身,将其所作的《大一统赋》献给朝廷,受到青睐,授临海上蔡书院山长,任满后升翰林国史院编修官,擢奉训大夫、礼部郎中。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朝廷任命陈孚为五品副使,随梁肃出使安南(即今越南)。至元三十年(1293)正月,陈孚等至安南。按当时安南接待中国使者礼节,安南世子应开中门,亲自前往郊外迎候。但是,安南世子陈日燇却以丁忧为由,派“陪臣”,开边门迎接。陈孚对安南国这种不友好、不礼貌的行为,极为气愤,立即返回使馆,连续给安南世子写子三封信,指出这种不友好的行为是错误的,迫使对方按正常礼仪接待,从而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陈孚出使安南,未尝辱命。按常规回国后应委以重任。但当时蒙古统治者在人才使用上,实行民族歧视,它把自己统治下的人分为4等:一是蒙古人,属自己人;二是色目人,指近东及中东—带较早与其合作的人;三是汉人,指原金朝统治区域而归属较早的人;四是南人,指南宋统治地区最后被征服的人。陈孚是南人,当然不能重用。所以,先后只任翰林待制及建德、衢州、台州三路治中(相当于这个地区行政领导的第三把手)等职。他在这种情况下,仍不顾歧视和个人的安危,尽力做好护民工作。大德七年(1303),台州大旱,百姓无食,路上常有饿死 者,不堪目睹。这时,陈孚就如实将台州的灾情上书江浙行省浙东元帅脱欢察儿,要求“发粟赈济”,但是,脱欢察儿贪渎成性仍“怙势立威不恤民隐”,并威胁下属州县,严刑镇压不满的人。这时,陈孚拍案而起说:“使吾民日至莩死不救者,脱欢察儿也。”于是,他就向宣抚使上书,控告脱欢察儿“不法蠹民”的十九条罪状。接着,宣抚使查实了脱欢察儿的罪行作了严肃查办。并命有司“发仓赈济,民赖以全活者众”。这时,谁也想不到,陈孚却为解决台州百姓赈济问题,日夜奔波,积劳成疾,—病不起,卒于台州路治中任上,终年64岁。墓建在现白水洋镇杨岙前园。

  父辈陈贻范与陈贻序因好读书,都中了进士,始建“庆善藏书楼”,成为台州第一位建立私人藏书楼之人。至元间将庆善楼扩建,号为“万卷楼”,他成了“万卷楼”第一任楼主。至明朝,其孙陈楧亦是读书之人,和当时名士王祎交厚,在杭州相会时,陈楧嘱王祎作藏书楼记,遂有《万卷楼记》问世。该文记叙了当时“万卷楼”藏书、读书的盛况:“临海陈氏,有藏书之楼曰万卷楼,其书之藏以卷计者不啻万数,而曰万卷焉者,万盈总称之也。陈氏世儒家,五季时,自金华来居县西之松里,族大以蕃,衣冠相继,至宋少卿府君(指陈贻范)始即所居作楼藏书”。后来“聚书益多”发展到“楼为楹间者五”。“东西两偏皆实以书,虚其中以为宾客之所登览,岁延名师,集弟子肄业于楼下,宏状而亢爽,四面豀山环绕如拱。下临广池荷芰交茂。”《万卷楼记》中有一讲究读书之法,说得很透辟,“故为学者,于凡载籍求之必博,而取之必约;求之不博,则无以极其广……取之不约,则无以守其要。”光是藏书是不行的,而读书亦要讲究方法。▲

文学成就

  陈孚一生业绩卓著,载入史册。其实,在当时社会中,他的诗作比他的业绩影响更大。《元史》称他“天才过人,性任侠不羁,其为诗文,大抵援笔即成喊,不事雕斫。”明张纶言在《林泉随笔》中评论说:“陈刚中之诗豪迈卓异,每每惊人。其《题范增墓》云:‘七十衰翁两鬓霜,西来一笑火咸阳;平生奇计无他事,只劝鸿门杀汉王。’《博浪沙》云:‘一击车中胆气高,祖龙社稷已惊摇;如何十二金人外,犹有民间铁未消。’此皆有出人意外之见,较之杜牧《赤壁》、《项羽庙》二诗庶几近之。而他作亦不减此云。”《元代文学史》一书评论陈孚“五言古诗有简谈之风”,可以《烟寺晚钟》为代表:“山深不见寺,藤阴锁修竹。忽闻疏钟声,白云满空谷。老僧汲水归,松露堕衣绿。钟残寺门掩,山鸟自争宿。”他的“七律整丽匀和”可以《鄂渚晚眺》(即《登黄鹤楼》)为代表……

  陈孚一生著作甚富,著有《天游稿》、《观光稿》、《玉堂稿》、《交州稿》、《桐江稿》、《柯山稿》等。目前,临海市博物馆存有《观光稿》、《交州稿》、《玉堂稿》。观其内容,则是一职一稿或一地—稿。“观光”则反映其进京时的一路风光;“交州”,则记述其出使安南往返之事;“玉堂”,则是他在任职翰林期间之作。

  “仙人黄鹤何的返?搔首踟蹰无限情。”陈孚仙逝已近七百年了,但是,他的《登黄鹤楼》、《黄鹤楼歌》二首诗,仍伴随着黄鹤楼,永留人间,让人吟诵!▲

作者《陈孚》的诗文

琼花图

陈孚陈孚 〔元代〕

荒棘萋萋后土宫,芳根已逐彩云空。
男儿别有扬州泪,不为琼花滴晓风。

咏神京八景 其一 太液秋风

陈孚陈孚 〔元代〕

一镜拭开秋万顷,碧天倒浸琉璃影。寒飙夜捲雪波去,贝阙珠宫黛光冷。

三千棹歌摇绿烟,湿鬟吹堕黄金蝉。琪树飕飕红鲤跃,衮龙正宴瑶池仙。

八月朝回呈学士阎静斋李野斋赵方塘 其一

陈孚陈孚 〔元代〕

十二光明阙,神仙奠巨鳌。风清双雉扇,天近五龙袍。

玉斧红云合,金茎碧露高。圣明千载会,喜色动旌旄。

送应奉张幼度同知冠州

陈孚陈孚 〔元代〕

张子美少年,濯濯春月柳。夜窗三尺琴,六籍洞户牖。

我游承明庐,见此真益友。金匮共校雠,过眼十八九。

僚吏坐俗谈,语乃不出口。美哉德如玉,温缜世未有。

近诏开东观,天章烂琼玖。我本木强人,技已陈刍狗。

君胡亦不留,得州大如斗。男儿抱奇气,荣进付之偶。

血指古则然,今何忽袖手。但莫负所学,千载有不朽。

北风号枯桑,落叶满林薮。过君蓟南门,山色照尊酒。

监州岂不佳,千里离父母。愿回判花笔,桑麻劝南亩。

竹马歌儿童,定胜牛马走。明年我南归,云卧鼻雷吼。

当哦山中诗,寄君一搔首。

别离曲

陈孚陈孚 〔元代〕

杏花红压纱窗雨,画櫩孤禽弄娇语。翠绡晓帐双娥愁,泪湿菱花怨歌舞。

龙香记昔调哀弦,一丝指拨春风前。罗衾未暖骊驹发,柳条折尽长亭寒。

燕钗分恨藏尘玉,梦断云深楚江绿。舞鸾折翅锦字空,鱼目晴波接红烛。

江南贾客千黄金,停鞭欲换天涯心。从教门外苔痕老,绣鞋不过屏山阴。

题水月洞

陈孚陈孚 〔元代〕

铁崖万仞,鬼斧所凿。长啸一声,白云惊跃。

望泰山

陈孚陈孚 〔元代〕

扁舟浮泗来,夜宿须句国。眼明忽见玉芙蓉,插天亭亭千丈碧。

舟人为我言,此乃七十二君之泰山。天风吹落黄岘露,冰花乱洒龟蒙间。

七十二君今何在,宝符朝朝吐光彩。千年老鹤巢云松,夜看白日涌东海。

东海青童仙,踞龟啖蟹螯。笑秦亭上攀蟠桃,笑彼鞭石驾长桥。

天帝之孙奠天极,鲍鱼狂魄腥山色。我有东封书,中含万古情。

欲奏天子甘泉殿,手刻玉检黄金绳。寄声为报牵狗老,先向石坛种瑶草。

昌平县狄梁公庙

陈孚陈孚 〔元代〕

七尺衣冠俨古祠,一生身佩国安危。至今辽海残霞外,犹有虞渊取日时。

保定府 其二

陈孚陈孚 〔元代〕

万点寒鸦噪野烟,保州城上夕阳天。道傍苔碣麒麟卧,知是谁家旧墓田。

野庄公与孚论汉唐以来宰相有王佐气象得四人焉命孚为诗并呈商左山参政谢敬斋尚书 其二 谢安石

陈孚陈孚 〔元代〕

典午叔世失纲纽,紫髯老奴垂涎久。谢公笑麾九锡文,姑熟一夜骨已朽。

继以草付臣又土,九十六万猰㺄吼。白羽从容别墅棋,破贼只在一尊酒。

长淮西风夜鹤鸣,坐阅兵车见云母。自古医国到危殆,始见擎天活人手。

谁能白刃在颈时,正色毅然以死守。如公信是社稷臣,定论要期千载后。

© 2023 诗篇堂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