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勇猛的将军,你很早的时候就已名扬四海,在主将之间争雄斗胜。
寒来暑往,征战疆场,春风几度入塞;寒夜之中,登山围猎是惯常之事。
打仗布阵,三军像龙蛇一样首尾相应;军纪严明,军队行军途中秋毫无犯。
今日将军回归边地,军队散尽,过萧关时只见人老发白,情景落寞寂然。
注释
韩都护:不详其人。都护:官名。唐时,置安东、安西、安南、安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统辖边远诸国,都护府置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此诗《宣统固原州志》作《送都尉归边》。
争雄:争胜,争强。
上将:主将,统帅。
塞:指边塞。
猎惯夜登山:《宣统固原州志》作“猎惯夜烧山”。猎:围猎,军事行动的代称。
阵合:《宣统固原州志》作“合阵”。阵:阵法,作战时部队的战斗队列;合:古代称交战曰合。
龙蛇:喻矛戟等武器,此借指军队阵势。
军移草木闲:《宣统固原州志》作“移军草木闲”。闲:平静之意。这句说,都护军纪严明,军队行军途中秋毫无犯。
部曲:原指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大将军营五部,校尉一人;部有曲,曲有军侯一人。此指军队。
白首:人老发白。
萧关:古关名。唐时萧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这首送别之作,塑造了韩都护好勇知兵、久经沙场、斗志不衰的英雄形象,对韩都护至老仍为国寂寞还边深表同情。全诗包含了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慨叹,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唐时期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
“好勇知名早,争雄上将间”两句化用项羽典故。据《史记·项羽本纪》载: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巨鹿之战后,“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此诗开篇回忆韩都护少时英勇,扬名于上将之中,并暗用项羽之事,以称颂韩都护的用威。
“战多春入塞,猎惯夜登山”两句暗用西汉李广的典故。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李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广曾夜猎,“中石没镞”。“春入塞”应“战多”,形容年年征战,冬去春又来。登山夜猎,异常危险,着一“惯”字,既照应上句“战多”,又显示韩都护武艺高强。这两句称颂韩都护久经沙场,武功不凡。
“阵合龙蛇动,军移草木闲”两句从《魏书·高宗纪》与孔稚珪《白马篇》中语句化出。《魏书·高宗纪》载:“和平三年,帝制战阵之法十有余条。因大傩耀兵,有飞龙、腾蛇、鱼丽之变,以示威武。”孔稚珪《白马篇》有句:“阵移龙蛇动。”这两句以“龙蛇动”与“草木闲”的动静映衬,写韩都护的阵法之奇,军纪之严。
“今来部曲尽,白首过萧关”两句是写老将军身经百战,白首还边的落寞心境,点题“送韩都护还边”。韩都护少立功名,出生入死,军纪严明,最后苍颜白发,孤身一人,老而还边,非常凄凉。“白首”二字,既是实写,更饱含着诗人对韩都护的深切同情。▲
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带丝百结不可解,鸳鸯颠倒在罗囊。青年嫁人作新妇,粉花吹雪肌体香。
银筝玉柱称手长,一弹再弄声低昂。恻恻怨何许,抑抑断人肠。
楼台高,柳丝碧,燕子归来不相识。芙蓉帐底人如花,一夜苍苔生白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