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辛弃疾〔宋代〕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中秋皓月洒下万里金波,好似那刚磨亮的铜镜飞上了夜空。我举起酒杯问那月中的嫦娥:怎么办呢?白发渐渐增多,欺负我拿它没有办法。
我要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的大好山河。还要砍去月中树影摇曳的桂树,因为人们都说,这将使月亮洒下人间的光辉更多。

注释
太常引:词牌名。
吕叔潜:名大虬,生平事迹不详,似为作者声气相应的朋友。
金波:形容月光浮动,因亦指月光。
飞镜:飞天之明镜,指月亮。
姮娥:即嫦娥,传说中的月中仙女。
被白发欺人奈何:化用薛能《春日使府寓怀》“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欺人故故生”之意。
斫:砍。
桂:桂树。
婆娑:树影摇曳的样子。▲

赏析

  此词通过古代的神话传说,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失土的政治理想。全词想象丰富,把超现实的奇思妙想与现实中的思想矛盾结合起来,体现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这首词的上片,词人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构成一种超现实的艺术境界,以寄托自己的理想与情怀。“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作者在中秋之夜,对月抒怀,很自然地想到与月有关的神话传说:吃了不死之药飞入月宫的嫦娥,以及月中高五百丈的桂树。词人运用这两则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借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阴暗的政治现实的矛盾。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但残酷的现实使他的理想不能实现。想到功业无成、白发已多,作者怎能不对着皎洁的月光,迸发出摧心裂肝的一问:“被白发欺人奈何?”这一句有力地展示了英雄怀才不遇的内心矛盾。

  下片抒写作者的豪情壮志,他要趁着美好的月夜,乘风直上万里长空,俯瞰祖国的山河。毫无疑义,这是他爱国思想的写照。“直下”,这里指目光一直地往下。最后又从天上写到人间,传说中月亮里那棵高大的桂树挡住了许多月光。为了使月光更清楚地照亮祖国大地,作者在最后两句写道,听人说:砍去那些摇晃(婆娑)的桂树枝叶,月亮便会更加光明。这是含蓄地说,铲除投降派的阻碍,才能取得抗金和收复中原事业的胜利。唐朝伟大的诗人杜甫在《一百五日夜对月》诗里写道:“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这里辛弃疾用“人道是”三个字,表示前人曾说过这个意思。

  作者这里所说的挡住月光的“桂婆娑”,实际是指带给人民黑暗的婆娑桂影,它不仅包括南宋朝廷内外的投降势力,也包括了金人的势力。因为由被金人统治下的北方南归的辛弃疾,不可能不深切地怀想被金人统治、压迫的家乡人民。进一步说,这首词还可以理解为一种更广泛的象征意义,即扫荡黑暗,把光明带给人间。这一巨大的意义,是词人利用神话材料,借助于想象和逻辑推断所塑造的形象来实现的。▲

创作背景

  据词题可知,此词当作于公元1174年(宋孝宗淳熙元年)中秋夜。当时辛弃疾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治所建康即今江苏省南京市。这时作者南归已整整十二年了。十二年中,为了收复中原,作者曾多次上书,力主抗金,但始终冷落一旁,未被采纳。

简析

  这首词为赠友之作,此词通过古代的神话传说,强烈地表达了词人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失土的政治理想。这首词的上片,词人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构成一种超现实的艺术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情怀;词的下片,他展开想象,直入月宫,并幻想砍去遮住月光的桂树。更直接、强烈地表现了词人的现实理想与为实现理想的坚强意志,鲜明揭示了词的主旨。全词想象丰富,把词人超现实的奇思妙想与其现实中的思想矛盾和情志结合起来,体现了一种浓郁的浪漫主义词风。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猜您喜欢

天寒欲雪不可出门君时在城中促庭佐来君时柬云庭佐掉头云未来因驰寄

彭汝砺彭汝砺 〔宋代〕

伯兮引领望不断,叔也掉头云未来。事事伤心无说处,终朝眼合不能开。

答赵心游与梭

马廷鸾马廷鸾 〔宋代〕

亦有猗那颂,从谁说象贤。
振振麟趾族,煜煜锦袍仙。
礼乐三雍对,神明百世传。
王孙何处隐,芳草自连天。

偈颂一百零二首

释绍昙释绍昙 〔宋代〕

打头不遇作家,谩说俱轮先度。
饶伊诸漏顿超,到底终成染污。
不染污,活眼点开,
光吞寰宇。

颂古四十四首

释师范释师范 〔宋代〕

萝卜从来出镇州,城南门外水东流。
饶君说得浑相似,须是亲曾到地头。

僧自临安归说远信

王洋王洋 〔宋代〕

纪形变灭困须臾,晚景尤惊岁易徂。
满自交游多故物,伤心风雨对今吾。
逝波昨日方追霅,覆篑今朝又过衢。
旋打青梅新荐酒,且须耳热听歌呼。

食梨

曾巩曾巩 〔宋代〕

今岁天旱甚,百谷病已久。
山梨最大树,属此亦乾朽。
当春花盛时,雪满山前后。
常期摘秋实,穰穰落吾手。
忽惊冰玉败,不与膏泽偶。
清朝起周览,映叶才八九。
闲居问时物,此说得溪叟。
贫斋分寂绝,尘抱徒噎呕。
宁知萧条内,把握忽先有。
食新恐非称,分少觉已厚。
开苞日星动,落刃冰雪剖。
烟浔择新汲,远负盈素缶。
英华两相发,光彩生户牖。
初尝蜜经齿,久嚼泉垂口。
蠲烦慰诸亲,愈渴忻众友。
肯视故畦瓜,宁论浊泥藕。
岁晚迫风霜,人饥之藜糗。
真味虽暂御,未许置樽酒。

次韵奉和

杨蟠杨蟠 〔宋代〕

闻说西庵好,藤州恐不归。
延年松可食,避世草堪衣。
山坞雪应滚,林端梅亦稀。
犹怜二禅老,佳句及城扉。

十月二十二夜三更读清波杂志至五更

方回方回 〔元代〕

远书答一封,近诗写数首。
小雨客不来,我亦厌奔走。
茗罢午窗倦,草草具杯酒。
独酌政自佳,啖茹聊诳口。
人生一日事,忽已卯至酉。
就枕不解衣,须臾鼻雷吼。
起问夜何其,禁钟云已扣。
颇欲复谋饮,床下但空缶。
再卧卧不成,灯膏幸犹有。
坐至五更转,读过一寸厚。
是书必有益,但当审去取。
著此者为谁,未欲斥氏某。
金陵三不足,奎聚天地剖。
尊之配孔庭,邪说阴授受。
后世公论定,馨秽两不朽。
未知八寒狱,惇卞果入否。

自赞三首

释明辩释明辩 〔宋代〕

潦倒住持,不言规矩。
聚三日僧,说无义语。
平生要讨便宜,落水也求乾处。

满庭芳 傀儡谕

马钰马钰 〔金朝〕

养赡浑家,贪求活路,身如傀儡当场。被他名利,把戏引来忙。牵惹千头万绪,使作得、举指猖狂。夸体段,摇头弄影,驰骋好容光。遇师亲说破,行尸模样,走骨趋跄。乞悬丝相似,莫有无常。急认壶中云水,叩玄关、麻麦馨香。龙蟠虎,汞铅烹炼,丹结做蓬郎。
© 2023 诗篇堂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