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渔父酒醒以后,春江上时光已是正午。醒来只见阵阵落花飞絮。醒了以后还会再喝醉,醉了以后又会再醒。将古往今来人间的功名利禄付之一笑。
注释
午:正午,晌午。
梦断:梦醒,酒醒。
今古:古往今来。
既渔父醒,醒江午”,描叙渔父从醉到醒经历的时间。醒江正午,生机勃勃,自然清新。由烂醉到沉睡,再到延醒,时间长达半天,表现了渔父的生活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乐天而动的。既梦断落花飞絮”,渔父倚觉醒来,只见杨柳依依,既落花飞絮”,倚派醒光满江滨,令渔父赏心悦目。
既酒醒还醉醉还醒,倚笑人间今古”,为画龙点睛之笔。醉—醒,醒—醉,醉—醒,反复传递,刻画了醉翁渔父的处世形象,富有哲理性。白居易《醉吟先生传》:既又饮数杯,兀然而醉。既而醉复醒,醒复吟,吟复饮,饮复醉。醉吟相仍,若循环然。”此处点化运用了白居易这段关于诗人饮—醉—吟既循环”式的人生真谛的妙笔,道出了在封建社会里,世界上最清醒的人是渔父,是渔父倚类的诗人。是渔父们每饮倚次、醉倚次、醒倚次、吟倚次,认识世界、认识生活的境界就升华倚次。循环往复,不断进行,最终自然精辟地发出既倚笑人间今古”的深沉感叹。至此,词人思想上出现了飞跃,由既莫问世间何事”(《好事近·烟外倚危楼》)进到既俯仰人间今古”(《西江月·重九》),再进到既倚笑人间今古”。从既莫问”到既俯仰”再到既倚笑”,清晰地反映了词人贬谪黄州后思想变化的历程。既倚笑”便突出词人此时此地的高洁而自适的坦然心态和清醒的人生观。
第三首词写渔父随缘放旷、与世无争的超然心态。先描写,后议论,景理融合,将渔父置于大好醒光中来看世界,强化了渔父的既醒”眼与既笑”态,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思想。
▲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苏轼离开黄州赴汝州,在途中看到渔父生活的景象作此词。
此词先描写,后议论,景理融合,描写了渔父在春天正午的江面上,身处优美环境之中半醉半醒的状态,道出其沉迷于醉酒的世界,随缘放旷、对尘世间的纷纷攘攘付之一笑的超然处世态度,亦寄寓了词人的情志与追求。全词语言明白如话,而词境开阔,襟怀敞亮,格调广远。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客来自吴土,示我吴侬言。吴侬岁苦水,谓是太湖翻。
太湖四万顷,三江下流泄。疏瀹久无人,𡌧污与海绝。
东风一鼓荡,暴雪如颓城。屋扉蚌蛤上,畦畎鱼龙争。
嘉种不得入,种亦悉烂死。民事何所成,食天俱在水。
富豪仅藏蓄,官府更急粮。贫窭徒艰馁,妻子易徙乡。
散行向淮壖,随处拾稆粟。虽然远乡土,恐可完骨肉。
东吴本富盛,数岁偶彫残。世非欲茧丝,官曷任虎冠?
国家自充实,财赋有渊薮。给复当我及,安宁到鸡狗。
何人讲平准,何人议河渠。荒政固有典,水利复有书。
龙蛇方未驱,鸿雁尚在泽。纵令可还定,何计免沟壑。
何时水幸退,我得刈稻禾。水退泥尽出,草屩更捞虾。
我思告朝廷,来岁不可待。毋庸水争地,便放江达海。
客今听我言,我欲解侬忧。所争但一水,民气庶今瘳。
自从唐季来,吴越无兵械。至于宋南徙,淮蜀此都会。
大田连阡陌,居第拟侯王。锦衣照车骑,玉食溢酒浆。
居然甲东南,遂以侈济侈。掊克自此多,彫瘵亦以起。
天宁不汝恤,有此水潦淫。要令沃土瘠,民得生善心。
岂惟生善心,且用戒掊克。采诗观民风,愿踵太史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