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史记·扁鹊传

司马迁 司马迁〔两汉〕

  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馀年,乃呼扁鹊私坐,间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忽然不见,殆非人也。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为医或在齐,或在赵。在赵者名扁鹊。

  当晋昭公时,诸大夫彊而公族弱,赵简子为大夫,专国事。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於是召扁鹊。扁鹊入视病,出,董安于问扁鹊,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尝如此,七日而寤。寤之日,告公孙支与子舆曰:“我之帝所甚乐。吾所以久者,適有所学也。帝告我:“晋国且大乱,五世不安。其後将霸,未老而死。霸者之子且令而国男女无别。””公孙支书而藏之,秦策於是出。夫献公之乱,文公之霸,而襄公败秦师於殽而归纵淫,此子之所闻。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间,间必有言也。”

  居二日半,简子寤,语诸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於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心。有一熊欲援我,帝命我射之,中熊,熊死。有罴来,我又射之,中罴,罴死。帝甚喜,赐我二笥,皆有副。吾见兒在帝侧,帝属我一翟犬,曰:“及而子之壮也以赐之。”帝告我:“晋国且世衰,七世而亡。嬴姓将大败周人於范魁之西,而亦不能有也。””董安于受言,书而藏之。以扁鹊言告简子,简子赐扁鹊田四万亩。

  其后扁鹊过虢。虢太子死,扁鹊至虢宫门下,问中庶子喜方者曰:“太子何病,国中治穰过於众事?”中庶子曰:“太子病血气不时,交错而不得泄,暴发於外,则为中害。精神不能止邪气,邪气畜积而不得泄,是以阳缓而阴急,故暴蹶而死。”扁鹊曰:“其死何如时?”曰:“鸡鸣至今。”曰:“收乎?”曰:“未也,其死未能半日也。”“言:’臣齐勃海秦越人也,家在于郑,未尝得望精光侍谒於前也。闻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中庶子曰:“先生得无诞之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臣闻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洒,鑱石挢引,案扤毒熨,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藏,练精易形。先生之方能若是,则太子可生也;不能若是而欲生之,曾不可以告咳婴之兒。”终日,扁鹊仰天叹曰:“夫子之为方也,若以管窥天,以郄视文。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病应见於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子以吾言为不诚,试入诊太子,当闻其耳鸣而鼻张,循其两股以至於阴,当尚温也。”

  中庶子闻扁鹊言,目眩然而不瞚,舌挢然而不下,乃以扁鹊言入报虢君。虢君闻之大惊,出见扁鹊於中阙,曰:“窃闻高义之日久矣,然未尝得拜谒於前也。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偏国寡臣幸甚。有先生则活,无先生则弃捐填沟壑,长终而不得反。”言末卒,因嘘唏服臆,魂精泄横,流涕长潸,忽忽承䀹,悲不能自止,容貌变更。扁鹊曰:“若太子病,所谓“尸蹶”者也。夫以阳入阴中,动胃繵缘,中经维络,别下於三焦、膀胱,是以阳脉下遂,阴脉上争,会气闭而不通,阴上而阳内行,下内鼓而不起,上外绝而不为使,上有绝阳之络,下有破阴之纽,破阴绝阳,色废脉乱,故形静如死状。太子未死也。夫以阳入阴支兰藏者生,以阴入阳支兰藏者死。凡此数事,皆五藏蹙中之时暴作也。良工取之,拙者疑殆。”

  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间,太子苏。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以八减之齐和煮之,以更熨两胁下。太子起坐。更適阴阳,但服汤二旬而复故。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扁鹊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

  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入朝见,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後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不悦。後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肠胃间,不治将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不悦。後五日,扁鹊复见,望见桓侯而退走。桓侯使人问其故。扁鹊曰:“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後五日,桓侯体病,使人召扁鹊,扁鹊已逃去。桓侯遂死。

  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於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適,三不治也;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

  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雒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兒,即为小兒医:随俗为变。秦太医令李醯自知伎不如扁鹊也,使人刺杀之。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猜您喜欢

风色

姜特立姜特立 〔宋代〕

风色作吴霜,山中草木黄。
冷烟笼碧瓦,露叶遍寒塘。

颂古四十四首

释师范释师范 〔宋代〕

萝卜从来出镇州,城南门外水东流。
饶君说得浑相似,须是亲曾到地头。

春夏两相期 寿谢令人

蒋捷蒋捷 〔宋代〕

听深深、谢家庭馆。东风对语双燕。似说朝来,天上婺星光现。

金裁花诰紫泥香,绣裹藤舆红茵软。散蜡宫辉,行鳞厨品,至今人羡。

西湖万柳如线。料月仙当此,小停飙辇。付与长年,教见海心波浅。

萦云玉佩五侯门,洗雪华桐三春苑。慢拍调莺,急鼓催鸾,翠阴生院。

八声甘州·被西风吹不断新愁

魏了翁魏了翁 〔宋代〕

被西风吹不断新愁。吾归欲安归。望秦云苍憺,蜀山渺渀,楚泽平漪。鸿雁依人正急,不奈稻粱稀。独立苍茫外,数遍群飞。多少曹苻气势,只数舟燥苇,一局枯棋。更元颜何事,花玉困重围。算眼前、未知谁恃,恃苍天、终古限华夷。还须念,人谋如旧,天意难知。

为燮玄圃题鳌溪春晓图

虞集虞集 〔宋代〕

芙蓉山阳万家邑,石岭戴辙萦纡入。溪水西行夜雨深,连村桑柘春云湿。

昔因荒迥少官府,日暮狐兔作人立。自从置县二百年,稍有衣冠更俗习。

读书进士比舍闻,润屋黄金亦家给。山中白日浮云多,负乘因仍足车笠。

燮侯世冑国勋旧,射策君门耻沿袭。朱衣作监列星宿,远人岂意高轩及。

援琴不鼓书牒稀,弹铗无鱼宾客集。绣衣使者停车见,黄堂大夫下床揖。

登高望远送飞鸿,揽辔骎骎度原隰。人言桐乡人爱我,我爱桐乡重于邑。

画图千叠山木稠,茇舍萧条莫忘葺。

九月十八日扈从车驾出居庸关外较猎

金幼孜金幼孜 〔明代〕

羽士如林亦壮哉,长风万里蹴飞埃。雕弓射雁云中落,锦臂鞲鹰马上来。

绝壁重重围网近,高峰猎猎竖旗开。从臣载笔长杨里,谫薄惭无献赋才。

水调歌头 渡长荡湖望三茅峰

陈维崧陈维崧 〔清代〕

我住太湖口,四面匝烟鬟。周回萦青缭黛,中托白银盘。

且纵龙宫一苇,耕破琼田万亩,笑傲水云宽。篷背唱铜斗,沙尾辨金坛。

雪浪吼,大鱼出,矗如山。茅家兄弟笑我,前路足风湍。

君自骖鸾翳鹤,我自骑鲸跨鲤,各自不相关。挥手谢之去,吹笛弄潺湲。

西林傅庵主求定庵诗

陆游陆游 〔宋代〕

粥後钟鱼未动时,夜灯仍对碧琉璃。
不须更说能生慧,枯木寒灰也自奇。

奉陪府公赛雪桥公庙纪事兼呈粹幕诸君

苏颂苏颂 〔宋代〕

北走出都门,寒坰冒初雪。
言瞻汉三公,严祠奉遗烈。
襜帷未行春,首兹荐腥血。
念昨冬愆阳,时风少凝冽。
长人惜熯灾,坐合苦忧惙。
遣吏造灵宇,精心致萧焫。
冥感不逾旬,同云寝融结。
甸畿千里间,滋液遍农畷。
兆为丰年祥,仓箱行可阅。
报祈礼则然,况乃人望觖。
前期告祝史,按令肄仪蕝。
俎豆载博肥,尊罍泲芳飶。
朱轓朝启行,骑从纷交列。
雍容幕府盛,陪预愧蒙拙。
联行趋閟宫,就位修罄折。
拜望已告虔,叹咏想奇节。
惟昔汉之季,奸雄逞权谲。
公初任州郡,超然脱羁紲。
敢犯跋扈锋,终正狡吏谳。
霁威遁世贤,先觉安民杰。
举当仇无避,义在亲则灭。
入朝掌武事,出塞受师孑。
胡尘息边土,蛮貊竄巢穴。
屡进行惟危,保终名不缺。
世阀著庙鼎,庸勋刊冢碣。
清风邈千载,血祀岂尝绝。
时其福善事,乡人每谈说。
水旱或荣雩,响应甚昭晰。
神实依于人,祷祀戒轻媟。
今兹罄诚礼,庶可消眚孽。
府公台阁老,家声继皋契。
都圻出居留,条令见施设。
芘民慈惠师,事神粢盛洁。
威行肃群豪,政成除一切。
贰车实邦英,诸僚亦时哲。
儒雅资缘饰,吏治赖关决。
非才荷宽矜,幸免事卑屑。
方欣盍簪得,载咏嘤鸣阕。
期会间亦希,宴游时岂辍。
嘉此岁事和,乐哉民共悦。
览古极优游,言归日将昳。

春日偶成

林尚仁林尚仁 〔宋代〕

未逢知己愧蹉跎,又见春风长径莎。
杜宇一声诗思减,杨花三月客愁多。
从人乞米贫如旧,借吏抄书字半讹。
懒说江湖十年事,近来平地亦风波。
© 2023 诗篇堂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