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调歌头·定王台

袁去华 袁去华〔宋代〕

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屈指几经秋。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
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一夜寒生关塞,万里云埋陵阙,耿耿恨难休。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定那台建在洞庭湖之滨,位于古湘州地界上。定那台虽然在历经千年之后已经堙没,但是遗迹尚存,那残存的台基,依然高耸百尺,令我想到定那台的修建者西汉的刘发。想当年定那到此游玩时,一定是华盖景云,旌旗招展,景虹霓当空;千乘万骑前呼后拥,声势浩大;急管高歌之声似乎直抵云霄。然而,屈指已几度春秋,昔日的繁华盛地变成了一派衰败苍凉,盛衰无常,兴废两茫茫。
登台远望,只见高大的树木枝叶枯落,长江无止息地向东奔流。对此情景,想到国家的支离破碎,满目疮痍,而自己空怀一腔报国热情却无路请缨、壮志难酬,不由得发出了悲愤苍凉的感慨:书生报国无门,空自白头,而金兵猝然南下,侵占中原,犹景一夜北风生寒,导致万里河山支离破碎、残破不堪。京水沦陷,皇家陵阙黯然被埋没在厚厚的云雾之中,令人愁恨不已。念及此,我耿耿于怀,悲愤难休,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徘徊往来在秋风寒霜中,夕阳将落,更增人恨愁。

注释
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水调歌”,双调九十五字,上阕九句四平韵、下阕十句四平韵。
定那台:在今湖南长沙市东,汉景帝之子定那刘发为望其母唐姬墓而筑,故名。
楚望:楚地的望郡。唐、宋时,州、郡、县按地势、人口及经济状况划分为畿、赤、望、紧、上、中、下若干等词,形胜富庶的地区称“望”。
湘州:东晋永嘉时初置,唐初改潭州,词中指长沙。
危基:高大的台基。
自西刘:始建于西汉刘发。
霓(ní)旌(jīng):旗帜景云霓,形容仪仗之盛。
依约:连绵不断。
空白九分头:徒然白首。词中用陈与义《巴丘书事》“未必上流须鲁肃,腐儒空白九分头”,来表达作者请缨无路的悲愤。
一夜寒生关塞:比喻金人猝然南侵,攻破关塞。
云埋陵阙(què):皇宫与陵寝水埋没在远方的云雾中,词中指宋水汴京沦于敌手。陵阙:帝那陵墓、京水城阙,均为存亡的象征。
耿(gěng)耿:不安的样子。
徙(xǐ)倚(yǐ):走走停停。▲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定王台》大约作于词人担任善化(在今长沙市内)县令期间。词人在一个深秋时节登上定王台览胜,感慨顿生,并将不胜今昔之感升华为感时伤事的爱国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赏析

  词的上阕“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四句,气势不凡,雄浑卓绝。“雄跨”一词,表现了定王台的雄奇地形。“危基百尺”则以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定王台的壮丽。接下来三句以想象的手法接入历史的画面。想当年西汉国力强盛,定王台阁周围遍布如云铁骑,祭祀的音乐响彻云霄。然而,这些都已经是历史陈迹。“屈指几经秋”将作者的思绪从壮丽的历史收回到严酷的现实。 ’“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定王台再壮丽,到作者登临的时候,已经残破不堪。回想往昔的繁华,今日的颓墙败瓦,作者不禁慨然,感叹人事的兴衰废替。联系到作者所处的时代,当时的南宋政府偏安一隅,面对金国的威胁无力反击,将大好河山拱手相送,这也是引发作者喟叹的一个情绪基点。所以词中的兴替之感超越了普通诗文中抽象的今昔之悲,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下阕“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三句点题,叙说登临之事。古人登高作赋,喜欢大肆铺陈的居多,但在这里,作者仅以极其简略的手法白描眼前所见:乔木老,大江流。作者并没有放纵自己的情绪,但这种沉默中却蕴涵着更加深沉的悲痛。作者跟同时代的复国志士一样,满怀报国之心,但让人痛苦的是,“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岁月蹉跎,功业未就,空白了少年头“,一夜寒生关塞,万里云埋陵阙,耿耿恨难休”,其中“关塞”是征战的偏远地段,“陵阙”是北宋宗庙祖坟所在,从前都是作者心底事,但现在离他越来越远了,“万里”一词,写出了这种虚无辽远的感觉。因为报国无门,作者永远不能在关塞为国尽忠,永远也无法收复北宋宗室的陵墓。这种无奈和遗憾,使他的“恨”意难休。“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报国无门,年华苍老,词人无可奈何,只能以一副独立寒秋、天涯孤影的悲凉画面结束。其中的“伴”字写尽词人的落寞和孤独,因为没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并肩作战,只得和无情的夕阳相伴,在苍茫暮色中自怨自艾。词结尾仍收回到定王台上,结构十分紧凑,并以景寓情,饶有余韵。最后点出一个“愁”字,并不表示消沉、绝望,而是英雄洒泪。慷慨生哀,与全词悲壮的格调完全统一。

  这首词画面壮阔雄浑,音调苍凉激楚,充溢着强烈的爱国情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袁去华

袁去华

袁去华,字宣卿,江西奉新(一作豫章)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绍兴十五年(公元一一四五年)进士。改官知石首县而卒。善为歌词,尝为张孝祥所称。去华著有适斋类稿八卷,词一卷,著有《适斋类稿》、《袁宣卿词》、《文献通考》传于世。存词90余首。 

猜您喜欢

奉送符伯寿尉太平

刘宰刘宰 〔宋代〕

一年三伏秋后前,大火更借炎官權。
竹林仗履北窗眠,君方陆走水行船。
君言半世苦迍邅,一官迟次安且便。
瓜时骤及非偶然,今我不往人争先。
交承久宦思田园,侧身东望心悁悁。
民情厌旧期改弦,今我不往人烦冤。
左符再下催行轩,欲挽君留胡得焉。
君才胡敏性静专,天府四举贤书连。
民淳不假彩棒县,定知学子来差肩。
酌君荐藕侑新莲,青白不受汙涂迁。
赠君以笔并吴牋,官閒铁砚勤磨研。
敬亭山不有臞仙,耕云钓雪老林泉。
养疴预欲知民编,少屈从之古道边。
长官报政将朝天,集英唱第吾同年。
賸欲因君寄短篇,有言不尽中勤拳。
相逢一笑开初筵,为说故人今白颠。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释正觉释正觉 〔宋代〕

须发老而覆霜,心念净而发光。
妙照混三世,幽灵空十方。
口吞诸佛而不为大,舌拄梵天而不觉长。
刹尘无间说,鸥鸟不乱行。
平等是道,自然成章。

满庭芳 中夼于大郎索

王处一王处一 〔金朝〕

一点灵光,无中显现,太平高步烟霞。清风皓月,流注玉京砂。五气三元结秀,升腾处、云辂交加。蓬瀛会,瑞光缥渺,盈座散香花。堪夸真妙用,仙丹一粒,洞焕东华。满太虚寥廓,清境无涯。认得元初至性,因修炼、清净根芽。圆成也,玉蟾影里,稳赴大罗家。

蝶恋花·小巷梨花风色暝

樊增祥樊增祥 〔清代〕

小巷梨花风色暝。别院金筝,弹得春愁醒。病酒恹恹冠不整。银缸扶上斜簪影。
几帙残书堆作枕。强起窥帘,缺月娟娟静。墙外柝声如雨迸。天涯剩个愁人听。

潘弱庵招游极乐寺余以事未至 其一

郑孝胥郑孝胥 〔清代〕

春归人去转悽其,诗社阑珊欲付谁?如许污人尘十丈,闭门花事不嫌迟。

送友人孔济之之金华

林景熙林景熙 〔宋代〕

馀子纷纷气可吞,青霄万里合孤骞。藻芹池冷三年客,丝竹堂高几世孙。

前辈修名似山斗,斯文清气在乾坤。故人要路如相问,为说苍苔独闭门。

上已领客

魏了翁魏了翁 〔宋代〕

流觞元已奚所因,更指三日为良辰。
山阴坐上皆豪逸,长安水边多丽人。
临流有许豪与丽,元无一个能知津。
韩婴何凭指溱洧,束晳胡据诬周秦。
千年混混同一波,竞言此日天气新。
其间号曰该洽者,或言鳦降祠高辛。
春分以后弗无子,往往援引诗生民。
说虽有稽义犹凿,况复除日经无文。
予尝妄意已为火,季春火见疑乘寅。
寅居汉津火所畏,故以元已祓水滨。
一年奇月必用重,三三欲解阳德屯。
较之前说已云近,终愧俚俗疵吾醇。
要须挈我沂泗上,回瓢点瑟看长春。

秋宵吟 雾雨酿寒,秋光向尽,和鹤公

王鹏运王鹏运 〔清代〕

冷云低,败叶委。又到秋光婪尾。东园畔、记醉绿酬红,饯春曾几。

思缠绵,意旖旎。撩乱愁丝难理。西风悄、又雾雨冥迷,酿寒如此。

赖有黄花,共晚节、傲霜未已。故人书断,海客谈空,何物能令公喜。

安得沧江里。一叶淩波,深入万苇。溯空明、弄笛船唇,歌阕明月正在水。

八声甘州·被西风吹不断新愁

魏了翁魏了翁 〔宋代〕

被西风吹不断新愁。吾归欲安归。望秦云苍憺,蜀山渺渀,楚泽平漪。鸿雁依人正急,不奈稻粱稀。独立苍茫外,数遍群飞。多少曹苻气势,只数舟燥苇,一局枯棋。更元颜何事,花玉困重围。算眼前、未知谁恃,恃苍天、终古限华夷。还须念,人谋如旧,天意难知。

八月二十四日同审知登塔山用审知前载九日留题之韵作二首时彦博归及常山 其一

赵蕃赵蕃 〔宋代〕

郊原莽莽吹黄埃,馀暑已去若复来。昨宵一雨为苏洗,晓兴坐觉飞崔嵬。

平生诗盟有徐孺,笔力可挽狂澜回。要明两眼费双脚,作计似我何疏哉。

兹游只欠王子在,见说归书一纸开。追随正复听君乐,流浪如我空增哀。

吾邦此山颇高绝,泛菊况堪临季月。要当相与一杯酒,只恐因之又成别。

© 2023 诗篇堂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