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介之推不言禄

左丘明 左丘明〔先秦〕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

  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

  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地名)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背景接前面的《寺人披见文公》)晋文公赏赐跟着他逃亡的人们,介之推不去要求禄赏,而(晋文公)赐禄赏时也没有考虑到他。
  介之推说:“献公的儿子有九个,现在惟独国君还在(人世)。惠公、怀公没有亲信,(国)内外都抛弃他们。天没有(打算)灭绝晋,(所以)必定会有君主。主持晋国祭祀的人,不是君王又是谁呢?上天实际已经安排好了的,而跟随文公逃亡的人却认为是自己的贡献,(这)不是欺骗吗?偷窃别人的钱财,都说是盗窃。更何况贪图天的功劳,将其作为自己的贡献呢?下面的(臣子)将罪当做道义,上面的(国君)对(这)奸诈(的人)给予赏赐。上下互相欺瞒,难以和他们相处啊。”
  他的母亲说:“你为什么不也去要求赏赐呢?(否则)这样(贫穷地)死去(又能去)埋怨谁呢?”
  回答说:“(既然)斥责这种行为是罪过而又效仿它,罪更重啊!况且说出埋怨的话了,(以后)不应吃他的俸禄了。”
  他的母亲说:“也让国君知道这事,好吗?”
  回答说:“言语,是身体的装饰。身体将要隐居了,还要装饰它吗?这样是乞求显贵啊。”
  他的母亲说:“(你)能够这样做吗?(那么我)和你一起隐居。”便(一直)隐居到死去。
  晋文公没有找到他,便用绵上作为他的祭田。说:“用它来记下我的过失,并且表彰善良的人。”

注释
晋侯:指晋文公,即重耳。他逃亡在外,在秦国的帮助下回晋继承君位。
赏:赐有功也。
从亡者:从文公出亡在外之臣,如狐偃、赵衰之属。
介之推:亦从亡之臣。晋文公臣子,曾割自己腿上的肉以食文公。
献公:重耳之父晋献公。
惠、怀:惠公,怀公。惠公是文公重耳的弟弟,是怀公的父亲。
置:立。
二三子:相当于“那几个人”,指跟随文公逃亡诸臣。子是对人的美称。
诬:欺骗。
下义其罪:义,善也。言贪天之功,在人为犯法,而下反以为善也。
上赏其奸:奸,伪也。言贪天之功在国为伪,而上反以此赐也。
蒙:欺骗。
盍:何不。
怼(duì):怨恨。
尤:罪过。
文:花纹,装饰。言人之有言,所以文饰其身。
绵上:地名,在今山西介休县南、沁源县西北的介山之下。
田:祭田。
志:记载。
旌:表彰。▲

理解

  感:感觉到很重的怨怼和酸楚情绪,总有言不由衷的感觉。

  介之推是一个不求荣华显达,不贪功好利之人,并且孝敬母亲不遗余力。最重要的是,他心中如何想,就如何表现在外,绝对不做心口不一的事情,这种品行是至今仍为人们所推崇的。

  另外,寒食节为介之推而设,中国历史上以人命铭纪念传统节日,介之推为第一人。

  介之推,一些著作中也称介之绥。《列仙传》曰其姓王,名光,字裕。介之推祖籍一说为山西夏县裴介村;一说为铜鞮人(山西沁县南,文见《重建洁惠侯庙碑记》);明代沈周《疏介夫传》曰:“其先赵魏之郊,从树艺为生,子孙甚繁衍,至今始徙于宋……其后,介之推又徙晋,晋以其先人之闻纳之”。

  晋献公时,晋国宫廷内讧,公子重耳出逃卫国,卫国不敢收留,于是逃往齐国,途中无食物可吃,只好吃野菜充饥。重耳自幼长在宫中,咽不下野菜。其中有个侍从叫介之推,他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煮成汤端给重耳喝,说是麻雀汤。重耳喝完后连称味道好,后来在赶路时,重耳发现介之推走路一拐一瘸,经过追问才明白真相,重耳感动不已,并许诺回国后定当重赏介之推。后来,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到了晋国,平定了叛乱并当上国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跟随他出逃的人都得到了封赏,而晋文公唯独忘了介之推,介之推遂认为自己无功,即使自己不割肉,晋文公一样会被别人帮助当上国君。于是带着老母归隐山林,躲进了绵山。有人为其鸣不平,便作诗来讽刺晋文公忘恩负义,这首诗在市井流传开来,并很快传到了晋文公耳中。晋文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亲自带着大臣们前往绵山迎介之推出山为官,介之推不从,赵衰、狐偃等人非常嫉妒,便献奸计,告诉晋文公说三面烧山,介之推是孝子,为了母亲必定下山。晋文公不知是计,信以为真,而赵衰、狐偃等人却四面烧山,大火烧了七天七夜,等火灭的时候,晋文公率人上山寻找,却发现介之推与老母亲抱着一棵大树被烧死了。文公悲痛难忍,敕令子推忌日百姓不得焚火煮饭,只吃寒食,遂为寒食节。▲

赏析

  这是一个历代流传很广的故事。春秋时,晋国的公子重耳因为内乱出奔到国外,一路辛苦流离,饿得奄奄一息。随行的介之推毅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煮熟了给重耳吃,救了他一命。内乱平定后,重耳回国,荣登皇帝的宝座,就是晋文公,即文中所称晋侯。他登基之后大行封赏功臣,却偏偏忘了救命恩人介之推。这就是文章开头所说的“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于是和老母隐居绵上深山。

  文公知道后派人去请,而介之推执意不肯出来。传说来人纵火烧山,想将母子逼下山,介之推和母亲合抱一棵大树,就这样被烧死在山上。烧山的那一天正是清明节的前一天,为了悼念介之推,从此人们便定每年清明前一天为寒食清明,“寒食”是断火冷食的意思。这一天举国都不许生火,只能吃冷食。据说这就是寒食节的来历。

  故事还没有完。介之推被烧死后,文公很悲伤,他砍下那棵大树,制成木屐穿上。叹息着说:“悲乎,足下!”据说这又成了“足下”这一典故的出处。

  绵山因此也成为一大名胜。据史料记载,从三国曹魏时期到元末,历代曾有6次大规模修建。1940年1月10日,绵山毁于日军战火。解放后,绵山被山西省政府列为重点风景名胜区。90年代得到了全面的修复和扩建。不但重修了从龙头寺到云峰寺被侵华日军烧毁的寺庙,并且开发建设水涛沟瀑布群和栖仙谷自然风光两大景区。而每到寒食清明,人们更是会深切地怀念介之推的高尚气节。▲

点评

  介之推偕母归隐体动机和心理是通过对话来表现体。介之推认为晋文公能够重登九五之位,是天命体体现,“二三子”据天功为己有,是贪体表现,无异于犯罪。而晋文公不以此为“奸”,还理所当然地给予赏赐,这就成了上过蒙蔽,他是不屑于效仿体。母亲和介之推有两次对话。第一次是试探性体建议:“何不自己也去求得赏赐呢?否则,就这样默默地死去又能怨谁?”遭到介之推体拒绝,认为自己已经知道“二三子”所做体不正确还去效仿,罪过更大。而且已经说了晋文公体坏话,就不能再领取他体俸禄。母亲再问说:就算不要赏赐,那么让他知道你有功怎么样呢?介之推又拒绝说,既然都要隐居了,又何必还要这样体名声呢?母亲明白了介之推体意志是坚定体,就表示要和儿子一起隐居。这一段对话写得十分巧妙,既细致入微地剖析了介之推体心理,又不流于枯燥说理:介之推藐视富贵、正气凛然和母亲不动声色、旁敲侧击,都一一跃然纸上。 ▲
左丘明

左丘明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猜您喜欢

泥莲庵夜宿,同子万弟与寺僧闲话(庵外有白

陈维崧陈维崧 〔清代〕

倦客心情,况遇着、秋院捣衣时节。
惆怅侧帽垂鞭,凝情伫寥泬。
三间寺、水窗斜闭,一声磬、林香暗结。
且啜茶瓜,休论尘世,此景清绝。
询开士、杖锡何来?奈师亦江东旧狂客。
惹起南朝零恨,与疏钟呜咽。
有多少、西窗闲话,对禅床、剪烛低说。
渐渐风弄莲衣,满湖吹雪。

湖计春晚

曹彦约曹彦约 〔宋代〕

载种成阴恰十年,水光山色静无边。
杏桃赏偏春容老,松竹添多晚力坚。
向有味中求冷淡,好宽怀处且盘旋。
干戈渐说边尘息,朽木因依得昼眠。

念奴娇·三闾何在

张榘张榘 〔宋代〕

三闾何在,把离骚细读,几番击节。蓠蕙椒兰纷江渚,较以艾萧终别。清浊同流,醉醒一梦,此恨谁能说。忠魂耿耿,只凭天辨优劣。须信千古湘流,彩丝缠黍,端为英雄设。堪笑儿童浮昌歜,悲愤翻为嬉悦。三叹灵均,竟罹谗网,我独中情切。薰风窗户,榴花知为谁裂。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南歌子 其一

向子諲向子諲 〔宋代〕

江左称岩桂,吴中说木犀。水沈为骨郁金衣。却恨疏梅恼我、得香迟。

叶借山光润,花蒙水色奇。年年勾引赋新诗。应笑芗林冷淡、独心知。

證道歌 其四十七

释印肃释印肃 〔宋代〕

穷释子,口称贫,雪曲高歌和没人。往来问道无言说,月在青天水在瓶。

寿制使董侍郎

程公许程公许 〔宋代〕

秋云阴阴压边城,秋风飒飒飞边尘。
淮堧夕烽连岘首,往来羽檄无时停。
那筹楼上一长啸,环六十郡皆阳春。
老翁哺儿夸说尹,连年我禽歌即盈。
皇明如在殿西角,恩许借留为福星。
六弧标庆当拨度,载途鼎沸歌谣声。
请公细酌成都酒,拄笏看度西山云。
只将祭酒瞪目意,坐镇坤轴如砥平。
可怜儿辈见坎井,孰知我公身心廷。
天生人物关运数,岂为尔较山重轻。
淅江时巡今四叶,上流地险如建瓴。
强敌逆天久就厌,力困尚逞牙距狞。
胆折栈云不敢向,介胄酣眠宵彻明。
雅知折冲妙方略,胸中历历不啻行。
我闻四海如一体,手足谁异元相亲。
痒疴何适不关我,仁者顷刻字得宁。
吾皇盛德尧舜主,包瑕匿垢韬厥灵。
一朝震怒诏薄伐,天戈所指壶浆迎。
西南倚公九鼎重,草木亦自知威名。
宝书斑斓真学士,阵图反授诸将军。
频来宠光赫奕一,富有学问规经纶。
蜀才自昔比齐鲁,公既崇学扬其文。
更须度外物外外,声病未可拘豪英。
蜀民生理日艰急,公既减贱矜其贫。
张弓何时可复弛,一分可宽宽一分。
蜀边储峙仅虚籍,公既檄吏探其囷。
餽粮千晨忧不断,渭上可无人杂耕。
蜀兵十万今有机,公既选练蒐其精。
将骄易置端在我,尾大安得平如衡。
公心浑如古井水,沄沄外物何关情。
公才信是涧壑松,大厦安乐扶其倾。
勿谓蜀汉弹刃土,酂侯用这开西京。
间关武侯说良苦,千古大分垂彤青。
愿公为国一引手,饥食渴饮心经营。
从前规模会展拓,盖世事业看峥嵘。
旆旌扬风出子午,笳鼓动地超三秦。
毋使酂侯武侯得专美,蜀山岂无齐之石可磨亦可铭。
少徐带砺河山盟,命圭相印酬元勋,
胙士奕叶疏恩荣。却归麻坛之山命仙侣,
脯麟酌醴一曲歌长生。

州将和丁内翰寄题延州龙图新开柳湖五阕

宋祁宋祁 〔宋代〕

昔人杨柳咏依依,曾与征夫说戍期。
看尽春条君莫叹,湖边雨雪是归时。

归宗寺

吴兆吴兆 〔明代〕

路绕鸾溪去复回,鹅池闻说右军开。
山僧相遇衣裳湿,双剑峰头看瀑来。

谢傅宣州安道郎中送宣城笔

杨万里杨万里 〔宋代〕

忽惊骑吏叩柴荆,厚禄移书访死生。今日犹迟傅岩雨,前身端是谢宣城。

解包兔颖霜盈把,试墨山泉月一泓。老里苦吟翻作拙,撚须枉断两三茎。

© 2023 诗篇堂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