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离别的遗憾总是比相聚的欢乐要长,漏钟短促的漏声让人心生怨愤。眼前的情境都未进行到一半,已是天色将明。和美悦耳的音乐也早早停下。
牵牛星痴痴地望着西北的织女星,织女星以同样的情愫痴痴地望着东南方渐行渐远的牵牛星。有情人眼波流转,泪水满目,只能将情感埋藏心底。归去之心烦乱,想要追逐那已断的鹊桥。
注释
渔家傲:词牌名,又名“渔歌子”“渔父词”等。正体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五仄韵。
促漏:短促的漏声。漏,古代滴水计时器。
星初转:即斗初转。北斗转向,参星横斜,表示天色将明。
凤乐:和美悦耳的音乐。
河鼓:星名。属牛宿,在牵牛之北。
香蛾:美人。此指织女。
脉脉:将感情藏在心底,默默地用眼睛表达。
横波:比喻女子眼神流动,如水横流。
珠泪:眼泪。泪滴如珠,故称。
星桥:神话中的鹊桥。▲
节令词是宋词中的一个重要品类,宋人写作此类词甚多。神话传说,七月七日夜喜鹊在天河上面搭桥,让牛郎织女过河相会。此词就是作者设想牛郎织女七夕相会后分别的情景而作的节令词。
词咏七夕节会短别长,上阙写两情依依、只恨时短、难舍难分的情景;下阙用牛女的故事表达主人公离别之后的思念与痛苦。此词虽然用了两个典故,但词意并不晦涩;词中所描写的形象,与所表现的男女主人公的感情跌岩,浑然一体,极其生动传神。
词的上阙是想象之词,作者赋予牛郎、织女二星人的情感,直言这次的相会,述说离愁别恨的时间占去太久,欢会缠绵的时间自然被压缩得所剩无几。可恼的是,那令人讨厌的疏钟和滴漏一刻不停地敲击着、运动着,丝毫不理解天上情人们欢娱嫌夜短的绵绵深情。“真堪怨”三字透出灵气,仿佛它们也是可以埋怨甚至指斥的对象:疏钟和滴漏应该知道天上人间一个理,人家一年才相会一次,你们就应该走得慢一些,给他们多留一点宝贵的时光。不应该打断人家的“鸾琴凤乐”,要知道,他们的倾诉和欢情还远没有过半。
词的下阙以一对情人的泪眼相望开篇,颇为传神。牛郎痴痴地望着西北的织女,织女以同样的情愫痴痴地望着东南方渐行渐远的牛郎,忍不住泪水涟涟,因为这一别又是整整一年,那漫漫的每日每夜,又将在焦灼的情绪中度过。这三句可以称为此词的“眼”,因为它写出了普天之下所有痴男怨女共同的怨恨和共同的无奈。爱情是所有感情中最美的一种,恰恰是因为它最美,人们对它的期盼就最强烈,唯其强烈,一旦不能尽情欢爱,失落和哀怨也同样是最强烈、最难以忍受的,有时候甚至会付出生命的代价。不过牛郎织女还不算最惨的,毕竟他们每年还能有一次短暂的相聚,而在人间,比这更令人肝肠痛绝的大有人在。▲
欧阳修(1007年8月6日 -1072年9月8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孤影伴愁,短歌送节,举目天涯愁满。秦关尘涨楚江昏,吊湘累、芷兰哀怨。
归帆似箭。更谁管、潮痕暗换。殢乡关,问晓风残月,凭谁能劝。
连村晚。浴鹭春波,一水匀寒暖。时新眉样费商量,话西窗、青灯黄卷。
风尘阅遍。享家帚、千金同玩。合我成三,月照琴楼酒盏。
一入浮生界。问谁如青山无恙,白云无碍。十载歌离兼吊梦,宽尽沈家衣带。
把秋字心头遍画。我比斜阳行更远,奈寒鸦尚隔斜阳外。
还不了,蹇驴债。
天涯总是愁先在。感明朝坠鞭京洛,挂帆江海。沽酒离亭寻冷伴,惟有枫人红醉。
曾见否词仙墨洒。诗叶亲题何处寄,趁凉波早共湘川会。
教说与,定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