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调歌头·游览

黄庭坚 黄庭坚〔宋代〕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瑶草多么碧绿,春天来到了武陵溪。溪水上有无数桃花,花的上面有黄鹂。我想要穿过花丛寻找出路,却走到了白云的深处,彩虹之巅展现浩气。只怕花深处,露水湿了衣服。
坐着玉石,靠着玉枕,拿着金徽。被贬谪的仙人在哪里,没有人陪我用螺壳所做的酒杯喝酒。我为了寻找灵芝仙草,不为表面繁华,长叹为了什么。喝醉了手舞足蹈地下山,明月一路伴随着我。

注释
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台城游”“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双调九十五字,平韵(宋代也有用仄声韵和平仄混用的)。相传隋炀帝开汴河自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 “歌头”就是大曲中的开头部分。
瑶草:仙草。
武陵溪:指代幽美清净、远离尘嚣的地方。武陵:郡名,大致相当于今湖南常德。桃源的典故在后代诗词中又常和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遇仙女的传说混杂在一起。
枝:一作“花”。
倚:依。一作“欹”。
金徽:金饰的琴徽,用来定琴声高下之节。这里指琴。
谪仙:谪居人间的仙人。
螺杯:螺壳所做的酒杯,引申为后亦为酒杯的美称。
灵芝:菌类植物。古人以为灵芝有驻颜不老及起死回生之功,故称仙草。▲

鉴赏

  此词为春行纪游之作,词人采用幻想的镜头,描写神游“桃花源”的情景,反映了他出世、入世交相冲撞的人生观,表现了他对污浊的现实社会的不满以及不愿媚世求荣、与世同流合污的品德。据此看来,此词大约写于词人被贬谪时期。

  开头一句,词人采用比兴手法,热情赞美瑶草(仙草)像碧玉一般可爱,使词作一开始就能给人一种美好的印象,激起人们的兴味,把读者不知不觉地引进作品的艺术境界中去。从第二句开始,则用倒叙的手法,逐层描写神仙世界的美丽景象。

  “春入武陵溪”,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里,词人巧妙地使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陶渊明描写这种子虚乌有的理想国度,表现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黄庭坚用这个典故,其用意不言自明。这三句写词人春天来到“桃花源”,那里溪水淙淙,到处盛开着桃花,树枝上的黄鹂不停地唱着婉转悦耳的歌。

  “我欲穿花寻路”三句,写词人想穿过桃花源的花丛,一直走向飘浮白云的山顶,一吐胸中浩然之气,化作虹霓。这里,词人又进一步曲折含蓄地表现对现实的不满,幻想能找到一个可以自由施展才能的理想世界。

  然而“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两句,曲折地表现他对纷乱人世的厌倦但又不甘心离去的矛盾。词人采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很富有令人咀嚼不尽的诗味。

  “红露湿人衣”一句,是从王维诗句“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脱化而来,黄庭坚把“空翠”换成“红露”,化用前人诗句,天衣无缝,浑然一体。

  下片继写作者孤芳自赏、不同凡俗的思想。词人以丰富的想象,用“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弹瑶琴)”表现他的志行高洁、与众不同。“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两句,表面上是说李白不在了,无人陪他饮酒,言外之意,是说他缺乏知音,感到异常寂寞。他不以时人为知音,反而以古人为知音,曲折地表达出他对现实的不满。

  “我为灵芝仙草”两句,表白他到此探索的真意。“仙草”即开头的“瑶草”,“朱唇丹脸”指第三句“溪上桃花”。苏轼咏黄州定惠院海棠诗云:“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花容美艳,大抵略同,故这里也可用以说桃花。这两句是比喻和象征的语言,用意如李白《拟古十二首》之四所谓“耻掇世上艳,所贵心之珍”。“长啸亦何为”意谓不必去为得不到功名利禄而忧愁叹息。

  这首词中的主人公形象,高华超逸而又不落尘俗,似非食人间烟火者。词人以静穆平和、俯仰自得而又颇具仙风道骨的风格,把自然界的溪山描写得无一点尘俗气,其实是要想象世界中构筑一个自得其乐的世外境界,自己陶醉、流连于其中,并以此与充满权诈机心的现实社会抗争,忘却尘世的纷纷扰扰。▲

创作背景

  黄庭坚曾参加编写《神宗实录》,以文字讥笑神宗的治水措施,后来又被诬告为“幸灾谤国”,因此他晚年两次被贬官西南。此诗大约写于作者晚年被贬谪时期。

简析

  此词为春行纪游之作,其通过抒发一次春游的感受,表现了诗人鄙弃世俗的清高。上片描绘溪山美丽的春景;下片描述词人高蹈遗世之情态,大有放浪形骸之外的飘逸和潇洒。全词情景交融,缓缓道来,静穆平和,俯仰自得,反映了词人孤芳自赏、不肯媚世以求荣的品格,体现了他超轶绝尘、游于物外的审美理想,虽然流露出徘徊在入世与出世之间的矛盾心情,但仍不失豪纵之气。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您喜欢

送资深知潼川府

袁说友袁说友 〔宋代〕

昔日班行忆旧游,天涯今已说离愁。
珠玑咳唾频倾倒,风月江山几倡酬。
三接自应还北阙,一麾犹欲惠东州。
与君久赋莼鲈约,更约同登竹笮舟。

赠嗣持上人

张镃张镃 〔宋代〕

持也眈眈老比邱,吾如松涧瀑春流。
经年俗见浑无便,连日相逢若旧游。
柏子轩窗翻梵夹,荷香亭上款茶瓯。
真成此外无余事,莫说机关向上头。

送徐惟和还闽兼寄惟起

王稚登王稚登 〔明代〕

未把并州作故乡,送君重与赋河梁。
吴宫蟋蟀方啼月,越国芙蓉未着霜。
宾从琴樽忘逆旅,弟兄渔猎忆邻庄。
还家且说西堂梦,细擘黄柑荐酒尝。

次答姚叔烟见怀之作六首 其二

陈恭尹陈恭尹 〔清代〕

投湘承有赋,向往倍情深。只以千行泪,酬君一片心。

年华虚睕晚,踪迹叹浮沉。不及王家子,终身松柏林。

题来将军括苍送行卷

方回方回 〔元代〕

将军从元戎,六年守襄阳。
大小百余战,裂衣裹金疮。
相逢说往事,须髯犹奋张。
岁晚不得志,巡逻分穷乡。
穷乡民不多,诗书间耕桑。
古不识兵火,承平异边方。
一朝六鳌抃,罅隙疏堤防。
有盗黠如鼠,有吏贪如狼。
将军手拊摩,不忍斧斫伤。
一语对曲直,冷泉解沸汤。
去着来时袍,萧然无装囊。
但有送行诗,至今犹珍藏。
壮士困资格,逆旌悭赍粮。
况又颇抱病,新添满颐霜。
万人为翰墨,无一曹思王。
万人握干殳,无一关云长。
幸而一有之,时论纷臧仓。
恨不酾斗酒,与公歌慨慷。
将军未五十,意气摩穹苍。
春鸿定决起,天骥终高骧。

点绛唇·闻说修行

尹志平尹志平 〔元代〕

闻说修行,千差万别难依据。真空路。何人得趣。撒手堪归去。行积无边,功要三千数。心开悟。逍遥云步。应过天仙举。

念奴娇 其八 赠孙无言还黄山

曹尔堪曹尔堪 〔清代〕

袖中携赠,乃松滋侯也,诗尤清绝。五十馀年词客老,孤枕寒衾如铁。

白露朝零,青毡夜冷。扪口犹存舌。绳枢蓬户,时来长者车辙。

忽念故里名山,愿言归隐,长与红尘别。三月烟花全不识,歌吹竹西空热。

翠筱苍衫,家缘易就,莫道斑鸠拙。荷衣藤杖,饱看峰顶晴雪。

芙蓉道间二首

赵蕃赵蕃 〔宋代〕

芙蓉山下芙蓉渡,历尽崔嵬何物路。
更观溪水突人来,令我诗情杂欣惧。
舆夫重说松原山,如此积雨应生湍。
从来潢潦无根源,水收石露须臾间。

扬州后土祠琼花

尹廷高尹廷高 〔元代〕

无双亭下万人看,欲觅残英一片难。夜静月明猿鹤唳,误翻玉雪堕阑干。

壬辰书事赠别钟淑濂张伯任

冯琦冯琦 〔明代〕

世事亦何常,惨舒递相荡。
今日非昨日,回首一惆怅。
圣人久在宥,君子始用壮。
漫同贾生哭,实恃汉文量。
日月岂不照,雷霆未敢抗。
其日风尘昏,黄云自飞飏。
侍臣尽改服,缇骑纷持杖。
矫矫山阴公,尺牍还内降。
庭蓄留侯策,帝厌王陵戆。
赤舄将去国,白麻别命相。
省垣及选部,一时尽屏放。
就中谁最贤,钟张尤倜傥。
两生躯干小,气欲排峦嶂。
新从上谷来,胆落临边将。
豺狼尽已屏,藜藿谁敢傍。
古来直节士,大半投炎瘴。
至尊多优容,忍使居一障。
视汝舌尚在,幸汝身无恙。
莫忘国士遇,宁同庶人谤。
所惜正士去,满朝气凋丧。
从兹天厩马,静立含元仗。
居然言路塞,兼虞祸机酿。
傅言半疑信,蓄意多观望。
稽首辞九庙,尚欲徼灵贶。
国本苟不摇,宁使臣言妄。
謇予非诤臣,执经侍帷帐。
吏隐类方朔,谏说慕袁盎。
威颜尚不接,肝胆终难谅。
知无匡世资,三山行将访。
© 2023 诗篇堂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