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折桂令·中秋

张养浩 张养浩〔元代〕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那一轮悬挂高空的明镜,是谁打磨的呢?它照遍了整个山河。秋天的露珠清凉凄清,水洗过般的明净夜空里,银河平静无波。此夜的月光,较平常更盛,人可以清晰无碍地看到,桂树的影子在舞动。我不由得引吭高歌,问嫦娥仙子,在这美好的夜晚,何不纵情一醉?

注释
折桂令:此调又名《百字折桂令》、《天香引》、《秋风一枝》、《蟾宫曲》。此调为元人小令曲名。
飞镜:比喻中秋之月。
玉露泠泠:月光清凉、凄清的样子。
银汉:天河。
桂:指传说中月中的桂树。
婆娑:形容桂树的影子舞动。
嫦娥:传说中月宫里的仙女。
恹恹:精神萎靡的样子。▲

赏析

  月亮因其朦胧、晦暗、可阐释性强,历来是文人墨客们乐于歌颂的对象。这一看上去单调、简明的意象,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也蕴涵着不同的意义和形象。清夜良辰,对月兴叹,文学家们往往会敏锐地觉察到月亮的圆缺不定,同时感到自身的渺小。这时,不同的境遇和心态就会产生不同的情感抒发。这首双调《折桂令·中秋》即是一首借月抒情之作。

  这首散曲作者着力描绘了中秋之夜月光格外的澄澈空灵。通过对澄澈月光的反复渲染,创造出异常清幽宁静的意境与氛围,最后才以对嫦娥发问的形式,抒发了中秋之夜,意欲一醉方休的情致。而其结构则是触景生情,前半写景,后半抒情,转、合融一,用典不露痕迹。凡此皆别具一格。

  首句“一轮飞镜谁磨”即是写月。天空中这一轮飞镜般的明月,是谁将它打磨得这般圆滑清亮?比喻和语言虽简单,但不失优雅。这一句反问好像作者在宁静的夜晚,独自一人与月相望后,发出的轻声探问。

  “照彻乾坤,印透山河”,明亮的月光仿佛照彻了乾坤大地,印透了大好河山。这句紧承上句反问而来,写“飞镜”的实际效果,也是作者直观感受的延伸。张养浩没有直视月亮的光芒,而是描绘它遍洒在大地、河川、山林上之后的效果。月光与日光不同,不会给人强烈、充满穿透力的印象。月光是阴柔、幽媚之美的代表,“照彻”“印透”是月光无孔不人的渗透、无声无息的轻抚。

  “玉露泠冷,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四句,写秋夜里清澈透亮的白露,被此时特有的中秋明月映衬得更加洁白、优美。透明的清白色遍洒在整个秋夜的天空里,洗净了平日银河波浪般的星光。中秋之夜的月,较平常更盛,所以说“比常夜清光更多”。月光通透、明达,照在了庭院中的桂树上。澹澹清夜,树影婆娑,明月清光,相与无碍,共同构成了一幅幽静、空灵的图画。

  “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最后四句又是反问。作者引吭高歌,对月起舞,只想问问那月中的嫦娥,这般良夜美景,如此动人心弦,此时此地,何不纵情一醉?这四句表现作者月夜赏景中澎湃的情感。嫦娥是明月的代表,也是美丽和孤独的象征。

  张养浩自叹不如嫦娥一样,可以长生长在,看尽世间浮华。但他可以亲身体验人间苦辣酸甜,因此又比嫦娥幸福。这种现世世界的情感与自然世界的永恒之间的矛盾,又一次激起了作者无限悲伤的情绪,所以说“不醉如何”。

  总体来说,《折桂令》一曲所描写的月亮既不同于“秦时明月汉时关”,又不同于“月有阴晴圆缺”,更不同于“对影成三人”,但又确确实实继承了先辈文人对月这一意象的阐释,独具空灵、幽远的艺术特色。▲

创作背景

  蒙元王朝建立后,官场黑暗腐败,张养浩为官廉正,主张清除吏弊,改革政局,虽处位不低,终因直言敢谏两次获罪遭贬,以致晚年在山林过了较长一段隐居生活。前有姚燧以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作底子写出情思迥异的《黑漆弩》,张养浩则复将辛词加以翻演,写出了这篇《折桂令》。

简析

  《折桂令·中秋》是一首散曲,为描写中秋明月的小令,着力描绘了中秋之夜月光格外的澄澈空灵。曲中通过对澄澈月光的反复渲染,创造出异常清幽宁静的意境与氛围,最后才以对嫦娥发问的形式,抒发了作者在中秋之夜,意欲一醉方休的情致。全曲行文结构是触景生情,前半写景,后半抒情,转、合融一,用典不露痕迹,别具一格。

张养浩

张养浩

张养浩(1269—1329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代表作有《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猜您喜欢

蓦山溪·芳菲叶底

万俟咏万俟咏 〔宋代〕

芳菲叶底。谁会秋江意。深绿护轻黄,怕青女、霜侵憔悴。开分早晚,都占九秋天,花四出,香七里。独步珠宫里。佳名岩桂。却是因遗子。不自月中来,又那得、萧萧风味。霓裳旧曲,休问广寒人,飞太白,酬仙蕊。香外无香比。

次韵审知寄来二首

赵蕃赵蕃 〔宋代〕

一日复一日,何胜一万周。
有山皆崒崒,无水不悠悠。
为我谋归策,将诗说旧游。
山林与城市,吾亦任乘流。

涂中见人家卖酒

戴复古戴复古 〔宋代〕

连岁遭饥馑,人无籴米钱。
今秋好行路,到处说丰年。
村酒新篘浊,溪鱼出网鲜。
黄花留客醉,况近竹林边。

颂古四十四首 其二十七

释师范释师范 〔宋代〕

铜公塘,铁奉化。得人憎,得人怕。不是明州人,定说苏州语。

过仪真访谭子羽留酌江霞馆因赠 其二

黎民表黎民表 〔明代〕

留滞周南久,川程倚棹过。江流经楚尽,岭树入吴多。

兴为悲秋发,情如惜别何。津亭明日路,相望隔烟波。

挽赵制机

姚勉姚勉 〔宋代〕

见说襄阳堕甑时,公尝前此料危机。
伤心汉岘疆重拓,回首羊邹事已非。
安得筹边书日报,谁能荐士剡天飞。
当年子羽知吴玠,尚作西撑一柱巍。

除夕同庞景元过饮李时芳馆时景元将归

李英李英 〔清代〕

竹林行乐且相亲,雪满河山莫问津。邸里共欢除夕酒,灯前俱是异乡人。

世情曲折交游在,客况萧条岁月新。却羡梅花千万树,天涯明日又逢春。

复答唐公并呈鲁直成季明略

晁补之晁补之 〔宋代〕

穷邦无以餬吾口,岁岁荒山收橡斗。
商歌白石不胜寒,非为荆州三往还。
天下无人知我意,得君相合一言间。
三书丞相何烦上,再见客卿宁用赏。
愿闻关中季布名,何得此声梁楚城。
论心四子谁许我,百金一诺兹为荣。
唐公才非今世士,不见圣人见君子。
我今正似逃虚空,闻人跫然已心喜。
君不见玉川月蚀诗律难,不独虾蟆遭骂弹。
凭陵百怪付公等,青天蜀道宁容攀。
它时邹湛名亦好,常在我知因岘山。

题马溪寺二首

程公许程公许 〔宋代〕

先子旧游此,余时方五龄。
风神见图像,云体想仪刑。
衰发年年白,遥山面面青。
不须论旧事,欲说唤谁听。

偈颂五十一首

释大观释大观 〔宋代〕

生也如是,白骼树头鱼扇子。
死也如是,泥牛饮乾东涧水。
更待说偈,舜若多神三赤喙。
讨甚巴鼻,愧恶重童无处洗。
径山供尽死款,慈云也不相饶,
从来生死不同条。
© 2023 诗篇堂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