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巴丘书事

陈与义 陈与义〔宋代〕

三分书里识巴丘,临老避胡初一游。
晚木声酣洞庭野,晴天影抱岳阳楼。
四年风露侵游子,十月江湖吐乱洲。
未必上流须鲁肃,腐儒空白九分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在《三国志》里早就认识了边防重镇巴丘,而今年岁老迈,只因避难才得以初次一游。
听到寒风吹刮树木的飒飒声响充满了广阔的洞庭原野,又见惨淡的日光笼罩着岳阳楼。
四年来的风餐露宿、辗转奔波使我的生活饱受侵扰;已到十月,洞庭水落,吐出了纵横错落的沙洲。
唉,朝廷未必会派鲁肃这样的良将镇守上游,我这个书呆子却空自焦急几乎全白了头。

注释
巴丘:今湖南岳阳,历代兵家战略要地。
三分书:即《三国志》,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故事。
胡:指金人。
晚木:秋冬的树木。
影:指日光。
吐乱洲:秋冬之际,洞庭湖水落,湖中露出许多不规则的沙洲。
上流:三国吴的主要领地在长江下游,巴丘对它来说,乃是上流。
须鲁肃:因蜀将关羽镇守荆州,吴使鲁肃以万人屯巴丘,与关羽对抗。鲁肃:三国时期东吴战略家,周瑜死后继任都督,统领军马。
腐儒:迂腐的读书人,诗人自我嘲讽之词。▲

创作背景

  公元1128年(建炎二年)十月,金兵侵扰徐州、泗州、扬州等地,宋高宗赵构弃扬州,奔镇江、秀州,最后抵杭州。诗人从邓州避难来到巴丘。面对江山形胜,心中感慨,于是写下这首诗。

赏析

  诗中首联以《三国志》起首,奠定咏史的基调;颔联坎写眼前之景,写得气象开阔;颈联感慨自己政治上坎坷漂泊的际遇;尾联反用孙权使鲁肃屯巴丘事,表达内心的情感。全诗沉郁蕴藉,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的忧国之情和酸国之志。

  首句“三分病里识巴丘”引用《三国志》说明巴丘的重要,为题目“病事”打下埋伏。诗人读《三国志》时就认识巴丘的重要,总想能亲临其地。紧接“临老避胡初一游”,句中“避胡”二侵使此次之游充满辛酸。胡指金人,自不待言。自然是初游,接下即写所见景色及感受。

  “晚木声酣洞庭野,晴天影抱岳阳楼”,上句写秋冬风急天高的声势,“酣”侵用得活,这句是耳闻,写声。下句写眼中所见,视线由广阔的洞庭野收至岳阳楼。“抱”侵也用得活,这句是目睹,写色。上句给读者一种动乱危迫的感觉,而下句却表现日影紧抱岳阳楼这一洞庭野的中心景点,又使读者从动乱中透出一线安定的希望。两句相连,使读者从景色引起更多的联想。

  第五句“四年风露侵游子”接“临老避胡”而来,诗人从宣和七年(1125年)离京师到陈留,因金人入攻,辗转奔波,已经四个年头,“风露”二侵既是自然界的风餐露宿,也含有政治上挫折和敌骑侵扰。“十月江鲁吐乱洲”写洞庭水落,鲁里出现七大八小的沙洲。“吐”侵用得生动险劲,“洲”上着一“乱”侵,也隐寓世乱之感。

  尾联“未必上流须鲁肃,腐儒空白九分头”值得玩味,表面上是反用孙权使鲁肃屯巴丘事。巴丘处在东吴的上游,是边防要地,须得鲁肃这样的良将,方能把守。表面是说,现在未必需要鲁肃这样的人镇守上游,自己是病呆子。却为上游无人而急得头发几乎全白了,但是“空”急无补于事,从结构上是回应首句。可是细细琢磨,这两句大有文章。题目是《巴丘病事》,却没有写出什么事,原来所谓“病事”,就是让读者从这尾联中去体会。这年七月,抗金老将宗泽在开封连呼三声“渡河”,气愤而死。这是因为宋高宗采取逃跑政策,不敢亲冒矢石,北复中原。《三国志》写周瑜至巴丘病重,上病孙权举鲁肃以自代。这里暗以周瑜比宗泽之死,但朝廷不知起用鲁肃这样“智略足任”的人才,言外之意,隐然有以鲁肃自负的味道。但不便明说,所以隐约其词,说“未必”,说“空白”,都该从反面理会。又怕读者不易理解自己的苦心,所以题中着“病事”二侵,使读者联系当时形势,思索得之。宗泽死在七月,但消息传到流亡中的陈与义耳中,已是十月,所以诗人用“病事”二侵以为暗示,使读者探索其难言之隐,忧国之情跃然纸上。

  这首诗抒写乱离,忧心国事;首尾呼应,中间两联意境雄阔,对仗精妙而又富于变化,“酣”“抱”“侵”“吐”四侵,尤精彩、生动,声调,音节,洪亮、沉着。全诗由叙事起,中间寓情于景,最后以议论、感叹收结。声情跌宕,气韵雄深。▲

陈与义

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猜您喜欢

新雁过妆楼 中秋对月

庄盘珠庄盘珠 〔清代〕

不醉如何。金樽满、抬头且劝嫦娥。看今看古,为问可也愁么。

我踏红尘才廿载,已难禁蟋蟀声多。况来宵。一分月缺,多半秋过。

空将流光掷却,但有谁绿鬓,不受消磨。断砧零叶,催送急景如梭。

年年愿携此月,长留照当筵金缕歌。瑶台近,任梦魂飞度,疏星澹河。

次韵才叔闻笛试灯二绝 其一

许及之许及之 〔宋代〕

叠石为山漫崛奇,玉峰欣对似相知。梅梢顶上吹霜笛,却惜流香过别池。

题来将军括苍送行诗卷

方回方回 〔元代〕

将军从元戎,六年守襄阳。大小百馀战,裂衣裹金疮。

相逢说往事,须髯犹奋张。岁晚不得志,巡逻分穷乡。

穷乡民不多,诗书间耕桑。古不识兵火,承平异边方。

一朝六鳌抃,罅隙疏堤防。有盗黠如鼠,有吏贪如狼。

将军手拊摩,不忍斧斫伤。一语对曲直,冷泉解沸汤。

去著来时袍,萧然无装囊。但有送行诗,至今犹珍藏。

壮士困资格,逆旅悭赍粮。况又颇抱病,新添满颐霜。

万人为翰墨,无一曹思王。万人握干殳,无一关云长。

幸而一有之,时论纷臧仓。恨不酾斗酒,与公歌慨慷。

将军未五十,意气摩穹苍。春鸿定决起,天骥终高骧。

法会三日上之临幸十三日天雨娑罗树子近臣得之以奏献焉十四日诏皇太子诸王同观法会赋迎驾

夷简夷简 〔明代〕

千骑东华玉辇来,钟山浑胜妙高台。旌旗宝树重重入,楼阁香云一一开。

仙仗斋从三日幸,春官诏许五王陪。近臣共说天颜喜,收得婆罗树子回。

复赓前韵且以陋居幽胜诧而诱之

林逋林逋 〔宋代〕

画共药材悬屋壁,琴兼茶具入船扉。
秋花挹露如红粉,水鸟冲烟湿翠衣。
石磴背穿林寺近,竹烟横点海山微。
百千幽胜无人见,说向吾师是洩机。

次韵张司户

陈造陈造 〔宋代〕

他日犹能说宦游,老禁多病厌漂流。
近临西蜀窥鲛室,旧傍东溟看蜃楼。
归计已嗟霜蟹晚,吟声闲伴侯虫秋。
尘冠径欲留神武,万顷苍茫漾白鸥。

送王员外迁崇教(崇教典僧官)

高启高启 〔明代〕

能书晋公子,清宦称高情。
海树朝帆远,江风夏服轻。
官从三省去,僧出万山迎。
谁说簪缨累,名林得按行。

题陈景说诗稿后

陈鉴之陈鉴之 〔宋代〕

倚马挥万言,跨驴哦一字。
迟速不须论,纫云看奇思。

和推官压沙寺惠诗

强至强至 〔宋代〕

上相行春乐有馀,绣旗朝共宿云舒。
特教红袖停妍唱,为许朱衫托后车。
肯说大烹专鼎食,旋容小摘荐园蔬。
多才幕府论荣遇,诗句飘飘动客裾。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落梅风·心间事

马致远马致远 〔元代〕

心间事,说与他。动不动早言两罢。罢字儿碜可可你道是耍,我心里怕那不怕?
© 2023 诗篇堂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