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竹枝词九首·其九

刘禹锡 刘禹锡〔唐代〕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山上开放的桃花、李花层层叠叠、布满山野,遥望山顶,在花木掩映之中,升起了袅袅的炊烟,那一定是村民聚居之处。
戴着银钏金钗的妇女们到下山担水准备做饭,挎着长刀、戴着短笠的男子到山上去放火烧荒,准备播种。

注释
烧畲(shē):指的是烧荒种田。

创作背景

  这组诗当作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此诗为其中之一。夔州在长江三峡的上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当地流行着叫“竹枝词”的民歌形式。刘禹锡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九首》,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

简析

  《竹枝词九首·其九》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表现的是巴东山区人民的劳动生活,宛如一幅风俗画。诗中以漫山开放的桃花李花和缭绕在蓝天白云之间的缕缕炊烟作为春耕大忙时节的自然背景,在这背景上来点缀并活动着在江边汲水为炊的妇女和以刀耕火种的原始方式在田园劳作的男子。全诗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同时也在男耕女炊、村庄男女各当家的画面上显示出劳动人民质朴勤劳的本色,亦显示出诗人新颖的审美趣味。

鉴赏

  这是组诗《竹枝词九首》的最后一首。这首诗是一幅巴东山区人民生活的风俗画。它不是一般的模山范水,不是着力于表现山水的容态精神,而是从中发掘出一种比自然美更为可贵的劳动的美,创造力的美。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开头用一个“山”字领起,一下子把诗人面对春山、观赏山景的形象勾画出来了。俗谚说:“桃花开,李花败。”一般是李花先开,桃花后开。现在桃花、李花同时盛开,这是山地气候不齐所特有的景象。“层层”状桃李花的繁茂与普遍。此山彼山,触处皆是。那种色彩绚烂、满山飘香的景象可以想见。次句由景及人。“云间”形容山顶之高。诗人遥望山顶,在花木掩映之中,升起了袅袅的炊烟。他推断,这一定是村民聚居之处。“是人家”三字是诗人注意力的归着点。“是”字下得醒豁,表明诗人探寻的目光越过满山的桃李,透过山顶的云雾,终于找到了绣出这满山春色的主人的所在,美是由人创造的。山美、花木美,都来自山村居民的劳动之美。以下即转为富有地方色彩的山村居民的劳动场景的描画。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两句写山村居民热气腾腾的劳动生活。挎着长刀、戴着短笠的男人们根据传统的办法前去放火烧荒,准备播种;戴着饰物的青年妇女们下山担水,准备做饭。在这里,作者运用了两种修辞手法。一、借代。用“银钏金钗”借代青年妇女,用“长刀短笠”借代壮年男子,正好捕捉了山民男女形象的特征,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二、对仗。不仅上下两句相对,而且还采用了句中自为对(即当句对)的办法,把语言锤打得十分凝炼。

  全诗短短四句,每句一景,犹如四幅画图,孤立起来看,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合起来看,恰好构成一个完满的艺术整体。由满山的桃李花引出山村人家,又由山村人家引出劳动男女戮力春耕的情景,全诗至此戛然而止,而把妇女们负水对歌、烧畲时火光烛天以及秋后满山金黄等情景统统留给读者去想象,画面的转接与安排极有理致。诗中没有直接发出赞美,但那种与劳动生活的旋律十分合拍的轻快的节奏,那种着力描绘创造力之美的艺术构思,都隐隐透露出诗人欣喜愉快的心情和对劳动生活的赞叹。刘禹锡贬谪巴山楚水之时,接近了人民,南国的风土人情,激荡了他的诗情,丰富和提高了他的艺术情趣,使他在美的探索中扩大了视野,在审美鉴赏力和表现力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猜您喜欢

同蔡中郎过王员外宅怀子安兄

皇甫汸皇甫汸 〔明代〕

委巷驻高车,清溪夹幽宅。
细雨急逝年,凝灯照寒夕。
依同南树情,飞异西陵迹。
为假云中翰,一寄天台客。

送高继伯分教湖之德清

连文凤连文凤 〔宋代〕

此时不忍抱遗材,欲把文章扇冷灰。
见说读书堂尚在,瓣香寄与谒东莱。

泉州贡院举梁八咏

真德秀真德秀 〔宋代〕

明年丹诏下枫宸,定有英材起海濒。
勉取梁公旧衣钵,从今人说两庚辰。

因学者问生死到来如何抵当答以四偈 其四

释梵琮释梵琮 〔宋代〕

生死到来何抵当,月明静夜共商量。荷华荷叶通消息,一阵风来一阵香。

和高与权

戴复古戴复古 〔宋代〕

相逢休说昧平生,高适能诗久擅名。
欲课荒芜来入社,羞将老丑对倾城。
近来客里仍多病,强向花前举一觥。
乐极自伤头白早,樽前知我孟云卿。

偕蹈中过书坞归二十韵

周南周南 〔宋代〕

我坞须君到,兹行说几时。
喜来衣裹少,勇出岸头维。
篙节探渠溜,灯笼上酒瓻。
乱蛙嘈沮洳,警犬候笆篱。
阙白瞻林罅,排苍架月规。
浣絺棂易透,洁榻帚难施。
落弹如梅熟,抛簪似笋遗。
橘包收夕润,杉彩漾朝曦。
漆椀湖鱼莹,瓷瓯釜粥糜。
驰肩高木荫,安膝下亭茨。
散地今兹见,荒蹊过者谁。
诡求诸老记,留下故人诗。
惫干宵中复,佳眠旦起迟。
衣篝宽女送,药剂切兄医。
仆点昏来窊,船樁泊定移。
句材当面逼,天巧古人窥。
还往枫桥路,低徊秦伯祠。
比君多数岁,把卷忆吾师。
八月登秔稻,西风理钓丝。
未嫌墟曲小,来赴野塘期。

即事示儿辈

陆游陆游 〔宋代〕

今岁霜迟殊未寒,篱东乌桕叶才丹。
病轻渐喜免求药,老甚难夸能据鞍。
邻舍僧贫分米少,酒坊人熟督钱宽。
晚来笑向儿孙说,且得无生一话团。

送任兵曹赴边

高启高启 〔明代〕

少年耻着惠文冠,幕下时时把剑看。
官烛未销鸡送晓,军笳忽动马嘶寒。
关连远树征途迥,塞接霜芜战地宽。
见说长平门下客,奇材唯有一任安。

次坰寻春韵

吴则礼吴则礼 〔宋代〕

攀翻聊复得晴景,抖擞貂裘季子尘。
岂有好事来载酒,独怜幽鸟解唤人。
二毛衰晚端不恨,五鼎突昔元未珍。
乘把小红娱老眼,他时细说淮南春。

中秋病中时与李士钦叔侄近别

程敏政程敏政 〔明代〕

西风能几日,此夜忽中秋。宇宙清如洗,山河影欲流。

病身愁对酒,羁思懒登楼。遥想南归者,凄凉共一舟。

© 2023 诗篇堂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