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拉弓要拉最坚硬的,射箭要射最长的。射人先要射马,擒贼先要擒住他们的首领。
杀人要有限制,各个国家都有边界。只要能够制止敌人的侵犯就可以了,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注释
挽:拉。
当:应当。
长:指长箭。
擒:捉拿。
前四句极像谣谚,可能是当时军中流行的作战歌诀。马目标大易射,马倒则人非死即伤,故先射马,蛇无头而不行,王擒则贼自溃散,故先擒王。擒王句乃主意所在,下四句便是引伸这一句的。
亦有限:是说也有个限度,有个主从。正承上句意。沈德潜《杜诗偶评》:“诸本杀人亦有限,惟文待诏(文徵明)作杀人亦无限,以开合语出之,较有味。”不确。
列国:各国。
疆:边界。
自有疆,是说总归有个疆界,饶你再开边。和前出塞诗第一首中的“开边一何多”照应。
苟能:如果能。
侵陵:侵犯。
岂:难道。
最后两句是说如果能抵制外来侵略的话,那末只要擒其渠魁就行了,又哪在多杀人呢?张远《杜诗会粹》:“大经济语,借戍卒口中说出。”在这里我们相当明显的看到杜甫的政治观点。▲
天宝十一载(752年),四十岁的杜甫写的《前出塞》是一系列军事题材的诗歌,此诗便是其中之一。这个时期还是唐朝的生长期,伴随着生长期的,是唐朝在军事上的扩张期,朝廷上上下下的预估大多是乐观的,杜甫却对唐玄宗的军事路线不太认同。
《前出塞九首·其六》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前四句肖似当时军中流行的作战歌诀,颇富韵致,饶有理趣,深得议论要领。两个“当”,两个“先”,妙语连珠,开人胸臆,提出了作战步骤的关键所在,强调部伍要强悍,士气要高昂,对敌有方略,智勇须并用;后四句,诗人则慷慨陈词,直抒胸臆,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声。他认为,拥强兵只为守边,赴边不为杀伐。全诗表面描写征夫诉说他对这次战争的看法,实际上是诗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态度,明确地表达了他的政治观点和主张,也反映了人民的共同愿望。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龙岩开净域,鹫岭凝香雾。层级凌虚空,危磴郁盘互。
象设诸天迥,铎响万灵附。奇怪意每殊,变幻理非塑。
向背绕慈航,深浅超梵度。龙蛇争翕熠,神鬼秘藏护。
忍草出芝田,昙花开玉树。五百与真如,三千了禅悟。
旷览结朋俦,恣意同骋步。回轩局微躬,巡檐眩反顾。
暂因惬所适,早已捐俗虑。不作解缨想,宁知舍筏喻。
愿言学无生,永證菩提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