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台哭所思

谢翱 谢翱〔宋代〕

残年哭知己,白日下荒台。
泪落吴江水,随潮到海回。
故衣犹染碧,后土不怜才。
未老山中客,唯应赋八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残冬时我来到西台,恸哭英勇就义的知己文天祭;时已黄昏,落日照在荒凉的台上。
当年我在吴江哭祭你的泪水,洒入江中,随着潮水流淌;今天又随着潮头流到我面前,与新泪一起,充满这富春江。
你走了,你那溅满鲜血的朝至,那血定然已经化碧;天地为何如此不爱惜人才!
如今只剩下我,还未步入老年,埋迹山林,无所作为;只能够赋诗悼念,凄伤彷徨。

注释
西台:钓鱼台。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南富春山。
残年:本义是衰年,这里作残冬解。按文天祭在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冬天被害。
知己:彼此相知而情谊深切的人。
吴江:指富春江,是钱塘江的上游,严子陵钓鱼台在富春江上。
故至句:故至,死者的遗至。碧,碧血,《庄子.外物》篇:“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后土:皇天后土,指天地,后土是土地神。
怜才:爱惜人才。
山中客:作者自称。
《八哀》:杜甫有《八哀》诗,哀悼王思礼、李光弼、严武、汝阳王璡、李邕、苏源明、郑虔、张九龄等八位唐朝有名的文臣武将。▲

创作背景

  民族英雄文天祥被杀后八年,这时已经是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90年)了。十二月初九是文天祥殉难的日子,谢翱与吴思齐、冯桂芳等来到富春江边的西台,设立了文天祥的灵主,对这位英雄也是良师益友进行哭祭,回到船上,写下了这首诗。

赏析

  这是首哭祭诗。全诗依题目层层展开,首联点“西台”,次联写“哭”,三四联写“所思”。诗中表现作者对文天祥的哀痛和自己对元政权的痛恨,亡国之哀,凝聚在每个字中。

  诗平平而起,先说明时间地点:正当岁末,来到西台,一轮寒日,匆匆西坠。这联诗,“知己”二字是主脑。谢翱年轻时追随文天祥抗击元兵,任咨议参军。二人互相激励,立志为国捐躯。后文天祥兵败被俘,谢翱隐居南方。文天祥死后,谢翱每年都要设位哭祭,进行悼念。“知己”二字,强调了二人的生死交谊,也唯有哭知己,才会如此伤心。诗中写的设祭时的场景,虽然是直述现实,但年是残年,台是荒台,又是黄昏时分,冷日惨淡,这样一组合,整个景物便自然地披上了浓厚的衰飒黯淡之气。于是,在这样的气氛中,诗人悲伤的泪水似雨点般地洒下来。

  第二联写哭,以情感为趋使,发挥想象。因为他心情沉重,泪水不止,眼看着奔流的富春江,充满感伤,因此觉得前些年在苏州哭文天祥的泪水随江水入海,如今已随着海潮返回来,与现在的泪水融汇在一起。如此,自己的泪水将无休止地回返,永存世间,自己的悲悼也将永存世间。这样写,涵义很丰富,不直说现在的哭,却把现在的哭衬托得更加生动。

  第三联由哭转入思。他是祭悼文天祥,自然地又忆起文天祥就义的场面。文天祥被杀时,仍然穿着宋朝的服饰,慷慨受刃。诗因此用“故衣”二字,称赞他忠诚不贰,以苌弘血化为碧的典故,歌颂他忠义浩气,与世长存。想到文天祥的遭际,他不禁仰天呼吁,无情的皇天大地,为什么如此不爱惜人才,让文天祥落得这样下场。

  最后,诗由死及生,由文天祥归到自己,说自己还健在,还没到老年,但一事无成,再也不能有所作为,只能在这山中,写些怀悼忠臣烈士的诗篇而已。谢翱这年四十二岁,所以自称未老。然而这“未老”二字,蕴涵深义,是相对文天祥而言。故人已死多年,自己含辱偷生,内心十分伤痛,他觉得这样活着毫无意趣,恨不得早日与文天祥相会于地下,所以“未老”反而增加一重伤心、一重负担。这心思,正与清黄仲则“茫茫来日愁如海,寄语羲和快着鞭”相同。这两联,仍然是平铺直叙,但情感深厚。任士林说谢翱“所作歌诗,其称小,其指大,其辞隐,其义显,有风人之余,类唐人之卓卓者,尤善叙事”(《宋遗民传·谢翱传》)。任士林如此概括谢翱诗,很有见地。

  这首哭祭诗,依题目层层展开,首联点“西台”,次联写“哭”,三、四联写“所思”。诗人对文天祥的哀痛,不因为时间的推移而稍减,在悼念文天祥时,又表现了自己对元政权的痛恨,亡国之哀,凝聚在每个字中。前人以谢翱西台恸哭比之汉高祖时为田横自杀的五百门客,就是有见于谢翱对文天祥的知己之感及他强烈的爱国主义热忱而言。

  感叹文天祥一木难支倾倒的大厦,从而国亡身死,是大多数遗民的共同感情,因为谢翱与文天祥的特殊关系,所以这诗所流露的情感格外深厚。需要说明的是,元政权对宋遗民悼念文天祥采取的是宽容理解的态度,当时已在元朝任职的人中,也有不少人写悼念文天祥的诗。如虞集就在《挽文丞相》诗中,对文天祥极力赞扬,并抒发“不须更上新亭望,大不如前洒泪时”那样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官居学士的徐世隆甚至公开说元帝的不是,指出“当今不杀文丞相,君义臣忠两得之”。正因为如此宽松的政策,一大批宋末遗民的爱国诗词得以保存下来。▲

谢翱

谢翱

(1249—1295)福建长溪(宁德市福安市晓阳镇人),字皋羽,一字皋父,号宋累,又号晞发子。恭帝德祐中元兵南下,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咨议参军。及天祥兵败,脱身潜伏民间,避地浙东。尝过严陵,登钓台,祭奠天祥,有《西台恸哭记》传世。后至浦江,与方凤、吴思齐等结月泉吟社。卒,友人方凤、吴思齐等从其初志葬于钓台南。有《晞发集》,编有《天地间集》、《浦阳先民传》等。 

猜您喜欢

城中赴范纯甫酒有感

陈著陈著 〔宋代〕

杜鹃啼断洛阳桥,心与萍流絮与飘。
风雨故都同死梦,山林晚景十年饶。
相逢得醉有今日,万事忘言付落潮。
见说隐居归我里,尚堪鸡黍狎招邀。

湖上众禽尽以俗呼为题·泥滑滑

文同文同 〔宋代〕

春日正晴明,满园花盛发。
劝尔竹木鸡,莫啼泥滑滑。

题谢家池馆

林大春林大春 〔明代〕

为爱习池胜,山公罄客欢。千峰惊雨霁,五月觉天寒。

榻稳金莎卧,杯传玉屑餐。悠然动遐思,清兴寄柔翰。

移居戍将衙

陈杰陈杰 〔宋代〕

细柳连营地,高风昨夜秋。
叟兵擐甲叹,中妇寄衣愁。
白骨闺犹梦,黄丁籍已收。
江南穷巷士,抵掌说封侯。

用前韵作雪诗留景文

苏轼苏轼 〔宋代〕

万松岭上黄千叶,载酒年年踏松雪。
刘郎去后谁复来,花下有人心断绝。
东斋夜坐搜雪句,两手龟坼霜须折。
无情岂亦畏嘲弄,穿帘入户吹灯灭。
纷纷儿女争所似,碧海长鲸君未掣。
朝来云汉接天流,顾我小诗如点缬。
欧阳赵陈在户外,急扫中庭铺木屑。
交游虽似雪柏坚,聚散行作风花瞥。
晴光融作一尺泥,归有何事真无说。
泥干路稳放君去,莫倚马蹄如踣铁。

水龙吟·不须更问旁人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不须更问旁人,劝君自拂青铜照。幅巾短褐,有些野逸,有些村拗。两度呼来,也曾批敕,也曾还诏。笑先生此手,今堪何用,苔矶上、堪垂钓。白雪新腔高妙。把侬家、调疏称道。六韬未试,抑诗未作,如何归老。玉带金貂,星儿快活,天来烦恼。待自笺年甲,缴还官职,换山翁号。

用东坡韵贺可山得子

叶茵叶茵 〔宋代〕

祥光一夜照乡闾,迟晓邻翁毓凤雏。
举坐已夸沾玉果,传家应不负诗书。
生时恰恰逢秋半,长日骎骎课夜余。
自顾阿戎愚且鲁,提孩敢说巧相如。

老将

高翥高翥 〔宋代〕

垂头终日坐当门,两臂苍龙隐墨纹。
笑捻白须传阵法,手摊黄纸说君恩。
中年主帅皆为鬼,晚岁虞兵见领军。
每劝儿孙学刀箭,解衣教看旧瘢痕。

大雪

朱翌朱翌 〔宋代〕

汉时长安雪一丈,少陵有诗不吾诳。
今年广陵雪一尺,忍寒长作缩龟状。
从来穷巷说多泥,自是泥深劳拄杖。
闭门不出动经旬,出门无路将可向。
故人乃遗咫尺书,远祝长须问无恙。
湿薪如桂米如珠,有突不黔旦逾望。
但携古鼎烧黄连,香穗流珠凝碧帐。
崷崒窗间石数峰,气凌太华嵩衡上。
黄杨冬青压余滋,碧幢羽盖排仙伏。
蒿庐赖有此清绝,兴来可用山阴访。
飞鸿似带燕山书,重冰怕结黄河浪。
玄冥得意愈自娇,岁律回春未全壮。
吾君曲轸天下寒,语到三军真挟纩。
自怜难备绝域使,规模但可山中相。
起来举手祝羲车,何日篦开眼障。

归涂春晚

杨冠卿杨冠卿 〔宋代〕

暂解征骖野水湄,卷衣上马夜何其。
客愁政自不堪说,残月一声闻子规。
© 2023 诗篇堂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