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广洋

汪广洋

汪广洋(? ~1379),江苏高邮人,字朝宗,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汪广洋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人物生平

  少年生活

  汪广洋年少时曾跟随余阙学习,通经能文,工诗歌,擅长篆、隶大书。性格庄严稳重,为人宽和自守。早年曾客居太平(今安徽当涂县)。

  尾随太祖

  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渡过长江,攻下采石矶,召汪进见,汪进呈“高筑墙,广积粮”之策略。汪广洋担任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职务。设置正军都谏司后,升任都谏官,并相继调升为行省都事、中书省右司郎中。不久任骁骑卫事,辅助常遇春管理军务。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常遇春攻下赣州,汪为留守,任江西行省参政。

  仕途生涯

  洪武元年(1368年),山东平定,太祖朱元璋以汪广洋廉明持重,命他管理行省,安抚、接纳新来归附者,百姓感到十分安定。这一年,汪广洋被召入宫任中书省参政。洪武二年(1369年),出任陕西参政。洪武三年(1370年),李善长患病,中书省无官,汪广洋被召为左丞。当时右丞杨宪专权断事,汪广洋对他的态度模棱两可,但仍然被他所忌恨。于是杨宪唆使御史弹劾汪广洋极不孝顺母亲。太祖朱元璋切责汪广洋,将他放逐回乡。杨宪再次奏劾,汪广洋被迁徙海南。洪武三年(1370年)七月,杨宪被诛后,太祖朱元璋召还汪广洋。这年冬天,朱元璋封他为忠勤伯,食禄三百六十石,并诰词中称他善理繁难事务,且屡献忠策,将他比作张子房、孔明。李善长因病辞官后,朱元璋便以汪广洋为右丞相,参政胡惟庸为左丞相。因汪广洋提不出什么建议,时间一久,被贬为广东行省参政。但太祖朱元璋内心始终善待汪广洋,又将他召为左御史大夫。洪武十年(1377年)又授汪为右丞相。然而汪广洋沉溺酒中,与胡惟庸同为丞相,只是随波逐流,保持官位而已。太祖朱元璋也多次告诫他。洪武十二年(1379年)十二月,因刘基为胡惟庸毒死一案遭中丞涂节上奏,朱元璋问及此事,广洋回说不知。朱元璋大怒,斥责广洋朋党欺君,将广洋贬谪海南。当船行到太平时,朱元璋追究其在江西包庇朱文正,在中书省又不揭发杨宪阴谋等罪过,下诏赐毒而死。▲

墓葬

  据《高邮州志》记载:“相公坟,不详其名、代,或曰,丞相汪广洋坟也,其坟方三十余亩,在城西十五里茅塘港口。”茅港的相公坟为汪广洋坟只是一种说法,州志没有定论。临清博物馆馆长魏辉认定汪广洋的墓在临清八岔路镇杨二庄村西300米汪广洋家族墓群中。

  汪广洋墓是在2009年12月文物普查中发现并证实的。其依据:一是《汪氏族谱明宰相后裔卷二》载:洪武二十五年(1392),汪广洋长子子持为避牵连,推柩携子侄由山东福山迁至馆陶县杨二庄僦(音就,意租)屋而居,并将公之柩隐葬。

  二是此墓为圆形砖室穹窿顶墓,为明代墓葬,墓葬出土墓志一方,上有书写但不清晰字迹若干,隐约可见“洋”字,该墓发现遗骨两具,经鉴定为一男一女,其中男墓主人遗骨位置杂乱。由此可以推断,该墓为二次迁葬。

  三是汪广洋的墓与其后裔墓位置排列符合葬制风水习俗,而且与族中德高年长者的口传位置非常吻合。魏馆长自豪地说,汪广洋墓的发现,弥补了历史对于汪广洋葬于何处的空白,对研究明丞相汪广洋提供了最为有力的佐证。▲

作者《汪广洋》的诗文

宣城道中二首 其二

汪广洋汪广洋 〔明代〕

万壑长风吹老髯,轻云时送雨廉纤。暂停候馆拈春碧,爱杀春盘野荠甜。

寄崔元初

汪广洋汪广洋 〔明代〕

晴轩种竹罢,好月到窗时。
坐我长松下,歌君流水诗。
暮田归野雀,清雨落山葵。
偶遇南来使,殷勤寄所思。

毗陵道中二首 其二

汪广洋汪广洋 〔明代〕

冻合官桥雪作沙,落残枫叶见梅花。短篱破宅临流水,狼藉毗陵卖酒家。

春日闻莺

汪广洋汪广洋 〔明代〕

旭日丽宝树,微风生绮罗。竹深凉翠合,莺转落红多。

岑寂怀人处,间关奈尔何。岭南天气好,二月转清和。

登徐孺子亭

汪广洋汪广洋 〔明代〕

高士不可得,兹亭幸尔留。偶来当暇日,况复及清秋。

湖水当门落,松云傍枕浮。几时閒历览,乘月放扁舟。

香溪渡

汪广洋汪广洋 〔明代〕

香溪渡头春雨时,溪风吹青杨柳枝。溪头死者苦无数,白骨累累知是谁。

舟中老人向人语,此徒乃是良家子。一身去家充海军,劄砦香溪渡头水。

大军万马西南来,赤帜白日青天开。奈此纵横肆血气,至今白骨堆青苔。

君不闻圣人用兵不得已,伐暴胜残济时起。锋镝之下不可容,要在人心识天理。

溯沙河

汪广洋汪广洋 〔明代〕

轻舟溯河流,信宿忘少暇。
委蛇遵大堤,荏苒历初夏。
晴光泛流沫,川涨益湍泻。
游子念远行,假寐待明夜。
方经镏渡湾,倏过鹤丘下。
嘤嘤山鸟鸣,的的水花谢。
爱此堤上柳,绪风一披洒。
棹师力张帆,中流去如马。
孤烟隔渚生,偶见捕鱼者。
相顾不得言,长歌恣陶写。

夜过江州伪汉故都

汪广洋汪广洋 〔明代〕

此地当年建翠华,歌钟云沸五侯家。眼前谁是池中物,身后徒为井底蛙。

午夜长风催桂楫,满江明月浸芦花。琵琶哀怨今安在,惟有荒城寄宿鸦。

赠孙伯融之官池阳

汪广洋汪广洋 〔明代〕

江浦晚霞明,桃花春水生。来携建业酒,送子池阳城。

临发赠宝剑,开筵弹玉筝。况当理新国,珍重在斯行。

忠勤楼诸老夜直予时守省作诗二章寄之

汪广洋汪广洋 〔明代〕

西掖延秋爽,高楼倚太清。
玉绳当座转,银汉近人明。
上相思经济,诸公任老成。
不知前席夜,曾话及苍生。¤
© 2023 诗篇堂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